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指期货动态统计套利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24 01:12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指期货动态统计套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们金融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低风险稳定回报的稳健性交易策略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自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融资融券的放开,我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双向交易时代,也为统计套利交易策略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本文旨在针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统计套利交易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文中的概念作出详尽的定义和解释。然后从套利的核心出发,先阐述了股指期货定价理论,本文从套利价格失真和价格回归的角度,将套利机会出现的理论依据进行剖析。通过对国内外出现的核心套利交易模型和交易策略进行分析,本文运用协整模型和价差统计套利分别对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货合约进行跨期套利研究,对股指期货与ETF进行期现套利研究,并最终得到适合中国市场的股指期货套利策略。 本文构建符合中国市场的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的模型,实证使用较能反应市场实际情况的一分钟高频数据,并采用动态的方式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实际交易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整个交易时期内,自2013年2月28日-4月2日共计一共有25个交易日,共套利次数为2110次,共成功1502次,止损608次,成功率71.18%。平均持仓时间为8.5分钟,最长持仓时间为77分钟,其中成功总收益率为44.2%。套利交易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水平。 本文结合中国金融市场交易体制现实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市场的股指期货期现模型。重点构造ETF组合,使之能够更完美的匹配股指期货。实证使用较能反应市场实际情况的一分钟高频数据,并采用动态的方式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实际交易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整个交易时期内,自2012年8月1日-8月21日共计一共有15个交易日,共套利次数为1369次,共成功1080次,止损289次。成功率78.8%。平均持仓时间为64分钟,最长持仓时间为255分钟,其中成功总收益率为23.18%。套利交易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水平。
【关键词】:高频 套利 跨期套利 ETF期现套利 协整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言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7
  • 1.3.1 国外的研究文献回顾13-15
  • 1.3.2 国内的研究文献回顾15-17
  • 1.3.3 小结17
  • 1.4 研究思路17-18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创新点18-20
  • 1.5.1 研究框架18-19
  • 1.5.2 主要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套利的理论依据20-35
  • 2.1 概念范畴20-22
  • 2.2 套利的理论基础22-28
  • 2.2.1 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22-25
  • 2.2.2 价格失真25-26
  • 2.2.3 价格回归26-28
  • 2.3 套利模型28-35
  • 2.3.1 均值回复模型28-29
  • 2.3.2 多因子模型29-30
  • 2.3.3 协整模型30-32
  • 2.3.4 小波理论32-33
  • 2.3.5 SVM 模型33-35
  • 第三章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35-49
  • 3.1 套利前准备35-37
  • 3.1.1 理论价差计算35-36
  • 3.1.2 无套利区间的确定36-37
  • 3.2 模型及数据选取37-39
  • 3.2.1 模型选择37-38
  • 3.2.2 数据选择38-39
  • 3.3 实证检验分析39-47
  • 3.3.1 协整关系检验39-44
  • 3.3.2 价差分析44-45
  • 3.3.3 套利检验45-47
  • 3.4 小结47-49
  • 第四章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49-61
  • 4.1 无套利空间49-50
  • 4.2 模型及数据选取50-53
  • 4.2.1 数据选择50-51
  • 4.2.2 ETF 基金的选择51
  • 4.2.3 ETF 组合的配置51-53
  • 4.3 实证检验分析53-60
  • 4.3.1 协整关系检验53-57
  • 4.3.2 价差分析57-58
  • 4.3.3 套利检验58-60
  • 4.4 小结60-61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61-63
  • 5.1 论文总结61-62
  • 5.2 论文讨论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石;李连伟;;我国期货价格风险管理研究——基于VaR方法与GARCH-t模型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2 徐剑刚;我国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1995年08期

3 陈学荣,张银旗,周维;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0年05期

4 唐衍伟;陈刚;张晨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长程相关性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12期

5 谢军;杨春鹏;闫伟;;高频环境下股指期货市场情绪冲击效应[J];系统工程;2012年09期

6 钱小安;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7 郑大伟,于乃书,张屹山;期货交易中的投机套利模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8 华仁海,仲伟俊;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5期

9 田新民,沈小刚;SHFE与LME期铜价格因果关系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华仁海,仲伟俊;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价格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康宏;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黄文卿;中国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及风险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史堂明;期货价差套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指期货动态统计套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4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