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9 11:54
【摘要】: 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其特有的投资和投机价值,越来越得到政府、企业及投资者的认同。可转换债券在开拓我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投资工具,繁荣证券市场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在1997年3月25日颁发了《可转换公司债券暂行管理办法》,又于2001年4月26日颁发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关于可转换债券的规定和条例,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要求条件比配股、增发更为宽松,截止到2001年4月,有200多家上市公司够发行可转换债券资格,到2001年底有55家公司计划发行可转换债券,但受到一些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圈钱”的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再融资是不得不持审慎态度,2002年全年仅5家公司实施了可转换债券,共筹集资金41.5亿元人民币,从总体发行情况看,发行规模越来越小,利率越来越高,投资者认可程度越来越低,发行和交易状况每况愈下。2003年前5个月有6家公司实施了可转换债券,共筹集资金80亿元人民币,,有一大批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再融资,无论如何,只有规范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引导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证券市场才能逐步走向成熟,社会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上市公司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本文试图根据可转换债券的特点,比较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的实际发行情况,分析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特点,提出了适合中国证券市场背景的比较实用的一种定价方法。该定价方法不仅应用了Black—Scholes等经典定价模型的定量分析,更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指标、重要条款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与相关的公司进行了横向比较,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定价方法,对广大投资者对该品种的投资提供一个理性的切合实际的价格标准。论文同时旨在系统研究探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中存在的问题、缘由及其解决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林;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65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5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