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效率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3:00
【摘要】: 自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开始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交易以来,股票指数期货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多发达国际和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股指期货,并且绝大多数取得了成功。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日渐成熟,股指期货的积极功能日趋明显,己经成为发达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市场上迫切需要股指期货这种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投资工具。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并于10月30日首先推出了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本文就是针对进行了1年有余的仿真交易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从股指期货市场的结构、制度的设计以及合约设计层面系统的介绍了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随后针对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特点,本文着重从股指期货市场的信息传播和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分析,在第三章系统的阐述了相关的模型与理论。在第四章,首先对期货和现货价格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及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并在两列价格序列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基础之上运用Grange引导及互动关系检验来分析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先行-滞后关系,从而分析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随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价格发现的功能,并且使用方差分解方法求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波动的方差在价格发现功能中所占的比重,定量地刻画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 通过对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效率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市场的相关特性,从而对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和有效运行有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醒;;梅拉梅德的期货“潜泳”[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6期

2 覃海慧;;2007年股市10个热门词语[J];黄金时代;2008年01期

3 唐喜玲;;对套期保值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4 杨卫东;;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对冲策略探讨[J];上海国资;2011年07期

5 杨卫东;;股指期货如何规避定向增发风险[J];上海国资;2011年08期

6 金牛九段;;破解国际金融大鳄建仓成本[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0期

7 叶展;;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8 李栋;孙松;;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9 王喜宝;;关于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10 许祥军;;现阶段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新问题及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丹;;股指期货在中国上市的背景分析及短期发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庆林;杨晓华;;热炉效应在股指期货内部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红英;郑学勤;刘震;章飚;富旭文;王兆先;田联丰;;股指期货运用之道[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4 ;卷首语[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5 包明宝;;论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冲击及减缓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袁象;余思勤;;利用扩展基尼均值系数计算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方世建;桂玲;吴博;;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发展的比较评述[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舟;魏卓;高莹;;基于共同因子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湘源;股指期货不缺时机缺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徐绍峰;谁最需要股指期货[N];金融时报;2001年

3 刘韬;关注股指期货[N];人民日报;2001年

4 王辉;资本市场需要股指期货[N];山西日报;2002年

5 宋根南;股指期货到底有多远[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激辩股指期货[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叶苗;胡俞越:股指期货应紧随融资融券推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视股指期货为救市工具将事与愿违[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左晓蕾:目前不宜推股指期货[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方正期货研发中心 傅声霆邋王飞;次贷危机凸显股指期货“稳定器”功能[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蒋勇;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沛英;股指期货与金融安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6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的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龙斌;基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逸翊;股指期货对股市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彦宇;新华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敬东;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势在必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李建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若贝;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及风险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玲;中国股指期货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唤工;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王珂;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锦;中国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谈纯集;股指期货投资策略与基金产品创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2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82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