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00:56
【摘要】: MM理论的提出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理论界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权衡理论开始探索最佳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理论拓宽了视野,把经济领域的新思想引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信号-激励模型进一步把新融资优序理论作为核心,而控制权理论则探讨了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效应,种种代表性理论角度不同,目的却大体一致,并且总结出了经典的“融资定律”: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若需外源融资,应首选举债,然后才发行股票。这一融资规律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实践证实。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及资本结构进行分析也是极其有意义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其中存在诸多主客观原因,并且也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在对这些问题给予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 接着,本文从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证实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公司债券融资不足,其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自身不足的原因,也有经济制度环境等客观条件不足的原因。 最后,本文重点对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其中,通过对公司债券融资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开始,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在配套制度建设、利率市场化、二级市场建设、扩大投资主体以及债券品种创新等多方面,从多个角度推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通过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进而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F832.51
本文编号:2708753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治海;影响我国债券融资的主要因素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连建辉,钟惠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悖论:提出与解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1期
3 詹正茂,陈刚,廉晓红;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4期
4 王秀华;陈昔武;;发挥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王国刚;;发展企业债券市场[J];经济管理;2003年09期
6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7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8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1年09期
9 陆正飞,高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10期
10 李才波;;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兰州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宋兴华;[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708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087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