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转债定价分析
【图文】:
造出股价的二叉树图模型,如图 2,图 2 股票二叉树图举例第二期有= S×u=50 ×1.3499=67.49= S×d=50 ×0.7408=37.04各期以此类推。5067.4937.0491.15027.44122.967.4937.0420.33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晔;我国可转债设计的发展思路[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2 吴志刚,金朝嵩;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金融资讯[J];国际融资;2003年07期
4 黄湘源;;可转债走出跛足时代[J];资本市场;2003年09期
5 黄晓艳;可转债融资优势及主要影响因素[J];金融与经济;2004年08期
6 魏锋;招商银行可转债事件中的资本成本问题[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13期
7 许一览;;银行股可转债 下一个投资亮点[J];卓越理财;2011年07期
8 李志忠,李勇;可转换债券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9 田新民,周子元;可转债转股模型及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余扬新,范盱阳;普通债与可转债的风险转移效果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慧妍;郭琨;;我国可转债定价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冬年;丁玉霞;文远怀;;影响可转债融资特征的因素及指标设计[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娥平;刘春;;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与可转债发行后的业绩滑坡——基于PSM方法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正辉;姜鹏飞;张锋;;二叉树的四种遍历的非递归算法[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沈红;刘向东;刘永奎;;一种全线索化的线索二叉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秦科;刘乃琦;;二叉树与信息加密[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许文坤;张卫国;陆文可;;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可转债模糊风险度量[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贵君;熊和平;熊德超;;LSM可转债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振龙;林海;;中国可转债发行的股权价值效应[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康卫卫;宋斌;;基于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方法的可转债定价[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创证券 陈述云;如何进行可转债价值判断[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张 歆;招行可转债终于破题[N];证券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陈健健;辽通化工可转债讨论告吹[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一蕙;四公司另寻融资路径 分离债日渐淡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琼;招行百亿可转债起风波[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曾凡华;投资可转债没有吸引力?[N];中国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张艺良;大行再融资中行抢跑 工行建行尚需耐心等待[N];证券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峥;中石化发行230亿元可转债 拟投向四大项目[N];证券日报;2011年
9 巨田证券傅子恒;可转债成为上市公司新宠[N];证券日报;2003年
10 记者 李彦;神火股份可转债方案终获通过[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环鹏;中国市场可转债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宏来;可转换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及其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危慧惠;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定价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周丽;利率衍生品定价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谭治国;博弈均衡定价模型[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谢建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黄勇民;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选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唐立新;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定价与投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宇文;转换债可赎回条款设计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章卫东;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毅;中国市场可转债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蒋朝斌;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的融资决策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3 蔡小艳;可转债套利对公司股票质量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郭志珊;我国可转债的技术要素和价值体系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5 张玉英;无赎回和回售条件下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孟丽娜;不可赎回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D];山东大学;2009年
7 佟盛华;我国可转债定价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叶琳菲;可转债定价理论模型的定价效率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文斌;转债投资套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李志强;我国可转债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1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1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