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非完全契约理论的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4:57
【摘要】: 国际金融衍生品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使规避金融风险有了灵活方便、针对性强的手段,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世界性投机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交易风波,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加入WTO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开放必然给我国经济体系带来冲击,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治理机制的研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治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现货的派生物,以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和契约不完全性为基本特征,它既指一类特定的交易机制,也是指这种交易机制的过程中所签订的一系列契约,是一种双边合约或付款交换协议,其价值取决于或派生于相关基础资产的价格及其变化,从金融衍生品的契约本质来看,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这一特殊契约的本质是契约的非完全性。 本文从非完全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存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和设计。非完全契约经济学对于逆向选择的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信号传递的模型来解决,通过专业的评级机构的评价等级作为信号可以有效的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至于道德风险的治理问题,参照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观点,对于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就可以通过根据交易的不同签约方式来采取各种相对有效的治理机制,以达到有效的治理契约签订后的道德风险的问题。 通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对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于不同的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契约应该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机制,进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目的的论点。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1.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亦春,雷连鸣;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9期

2 耿群;;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2006年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3 彭文平;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新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4期

4 孙雷;;当前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特点及防范[J];华北金融;2006年01期

5 李奋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选择[J];金融与经济;2005年12期

6 万金波;建立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法》的立法完善[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1期

7 谭燕芝,蔡伟贤;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比较与启示[J];求索;2005年04期

8 陈蓉,郑振龙,张林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9 杨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一佳;杨琳;;金融衍生产品与风险管理[J];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09期



本文编号:2715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15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