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及绩效差异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5:22
【摘要】:自从首只信托基金在19世纪英国成立以来,基金逐步扩展到全世界。1924年,世界上第一只公司型开放式基金在美国波士顿成立,随后基金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给基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基金业历经多次严重经济金融危机的打击,却一次次在打击之后站起来,愈来愈壮大。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基金资产规模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有所恢复,达到21.2万亿美元。虽然比2007年第三季度末的峰值26.2万亿美元有所下降,但已逐渐挽回了颓势,再次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基金的出现导致了对基金行业的研究也发展起来。首先,大量学者对基金绩效进行了分析,并逐渐加入风险调整的绩效研究。然后,研究者开始寻找影响基金绩效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基金投资风格、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研究层出不穷。 国内基金出现时间晚,但发展极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监管逐步完善,基金公司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虽然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我国证券市场,基金发展势头受到一定遏制,但基金行业发展的潮流无法阻止。 国内基金行业迅速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市场人士褒贬不一,许多人质疑我国基金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甚至认为我国的基金管理者在牛市时指数化投资,在熊市时减仓,缺乏选股能力。对待这样一个新兴行业,我们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是深入其中了解清楚,还是冷眼旁观侃侃而谈。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应该深入调查,掌握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基金行业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为基金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无论我们是投资人,还是基金管理者,还是监管层,都能从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中获益。 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基金风格与绩效研究成果入手,将研究着墨于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风格区分,基金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与其他文献不同,本文重点在于对比,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并在实证中逐步验证这些假设的真伪。本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我国的基金绩效与风格的意义,在对基金绩效与风格研究现状评述基础上,表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阐明论文结构。 第二章为文献评述。首先对一般基金绩效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随后根据开放、封闭式基金的绩效与风格对比实证结果评述。 第三章着墨于我国基金风格的理论分析与方法研究。理论分析部分提出了七个假设,1、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2、封闭式基金投资风格以大盘型和成长型为主。3、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以平衡型为主。4、管理费用率对基金收益率存在正的显著影响。5、基金规模对基金收益率存在负的显著影响。6、资金流量对基金收益率存在负的显著影响。7、风格漂移程度对基金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上述假设均根据实际经济现象通过经济学理论分析得到。方法研究中侧重各种风格分类方法的理论陈述与比较,阐明风格分析的理论基础,列举各类计算基金绩效的方法。 第四章是我国基金投资风格的实证研究。本章选取Gruber四因素模型、聚类方法稍等对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进行分类,区分基金的实际投资风格,并对相同风格的基金绩效进行计算比较。本章还对两种方法计算的风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的优劣。 第五章为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计算基金的风格漂移指数,并对不同风格基金的漂移指数进行比较、统计研究。随后对截面数据进行模型回归分析,考察基金规模,基金费率,基金风格漂移,基金资金流量波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第六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剖析,明确对基金进行了实际投资风格的分来,基金实际风格与名义风格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总体基本一致。对于绩效而言,各指数所反映的基金绩效有一定差异。关于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管理费用率对基金绩效影响较明显,而资金规模、资金流、风格漂移对绩效影响不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谷伟;余颖;周洁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持续效应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周晓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3 朱波;宋振平;;基于SFA效率值的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光成;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计量与因素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仁英;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杨建国;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1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