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9:48
【摘要】: 自中国证监会2006年5月8日颁布并实施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在证券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定向增发的热潮,定向增发新股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由于定向增发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所以对于定向增发的长期绩效问题的研究很少。那么,上市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融资方式后,对上市公司的长期股价表现是否会有正面的影响呢?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价表现是否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的股价表现呢?定向增发用于收购资产的长期股价表现是否要好于建项目的长期股价表现呢?本文将以已经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基础,解答上述疑问,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所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定向增发新股与上市公司长期股价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良好发展的信息,并且由于引入积极的投资者对公司进行监管,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对公司的业绩有积极的影响,是一重大的利好消息,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有正的财富效应;2)关联股东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解决了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联股东即会主动去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又有能力对公司管理层施以充分的监督,同时由于关联股东认购的股份有三年的限售期,而不能追逐短期的效益,这一因素也促使关联股东更加重视公司的长期绩效,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3)定向增发新股筹集资金用于收购资产进一步提升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提高了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具有很强的支持上市公司的动机,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而且,实现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这不但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收购资产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要好于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建造项目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综上,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长期股价是有正面的影响的。 本文选取2006年6月~2007年6月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后的总体长期股价表现、向不同对象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价表现以及不同资金用途的长期股价表现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股价有正面影响;2)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表现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表现。3)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收购上市公司资产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要好于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建造项目的上市公司长期股价。综上得出,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本论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与方法,本文要揭示的问题及文章框架;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长期股价的理论分析,以代理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监督效应假说、管理防御理论等来分析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价的影响,层层递进,并提出本文的三个假设。第四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长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即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验证了前文所提出的假设。第五部分为结束语,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图文】:

增发新股,行业分布,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2006一2007年呈现大牛市现象,造业的全面繁荣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导致上市公司投资过热,中国近几年制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6.24%、25%和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树清;;定向增发:央企重组新机遇[J];中国企业家;2006年13期

2 王婧;孔志国;;海航增发悬疑[J];法人杂志;2006年09期

3 ;未来可能出现股权和资产变动的公司[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37期

4 钟逸斐;刁彩林;;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浙江统计;2008年04期

5 徐晓静;;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8年10期

6 廖涵平;林海峰;;从定向增发模式中的定价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J];财务与会计;2008年20期

7 彭江;;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股价效应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9期

8 张立栋;殷巧红;钟建;庄会友;;唐山港 低价定向增发 是否涉嫌利益输送[J];商品与质量;2011年13期

9 ;券商大看台[J];证券导刊;2006年15期

10 黄建中;;从驰宏锌锗定向增发看监管透明度[J];新财经;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玉灿;涂奉生;;上海A股市场新股发行量的周期性行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玉灿;李心丹;;IPOs低效定价与投资者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晓舟;张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潇潇;彭韶兵;;我国IPO定价“破发”原因的财务学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俞军;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中的锚定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帆;;关于我国股市的争论与发展前景[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10 翁世淳;;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学梅;近七成新股破发狂套基金 定向增发浮盈兑现缓慢[N];华夏时报;2011年

2 王斌;大小非解禁明年进入最高峰[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早报记者 柯智华;基金今年来打新浮亏约2亿元[N];东方早报;2011年

4 北京证券 吴琪;上市新股热 复牌G股冷[N];证券日报;2006年

5 周科竞;万亿融资 投资者被圈怕了[N];北京商报;2011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正北;IPO审核或将暂停一周[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袁克成;择机发行制为定向增发预留弹性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张喜玉;G天士力放弃发行可转债选择定向增发[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阎岳;看市场脸色不对撤销定向增发招商地产范例引领股市进步[N];证券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晓晴;上半年A股融资“抽血” 逾4300亿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曹立z

本文编号:2722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22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