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20:01
【摘要】: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蓬勃兴起。在传统会计中,却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外,把它们带来的收益风险排除在损益表外。金融衍生工具蕴含的巨大风险,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严重冲击。 目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经制订出了比较权威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近年来,我国也有相关的管理准则出台。基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趣和关注,及对上述有关事件产生巨大影响的深入思考,促成了这篇论文的选题。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意义,对国际上这个领域的研究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做了简介。 第二部分探讨金融衍生工具的界定及成因。从金融衍生工具的不同特点出发,根据其形态、基础资产、交易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作了三种分类,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杠杆性、波动性、风险性、合同交易对象的虚拟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风险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金融衍生工具典型风险事件进行了评述。 第三部分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基本理论和准则,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通过比较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同传统会计的不同点,明确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研究的重点。 第四部分是对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思考和探索。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准则的制订过程和思路进行了论述,阐述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实际运用和对企业等经营实体产生的体制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构建提出建议。 在结语部分,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进行了展望,再次强调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有借鉴和参考地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和发展、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33;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2 陈万莉;;论中国会计准则的移植与培育[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周文婷;;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监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常妍焱;;美国GAAP体系的发展启示及借鉴[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5 赵宝仓;;试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6 蔡贞贞;;我国私募基金规范发展研究[J];经济师;2011年07期

7 高大平;;密切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 积极推动两岸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第三届海峡论坛之两岸会计论坛综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8期

8 詹翎皙;;欧式期权定价模型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黄双蓉;;探讨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准则的具体遵循[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5期

10 任永平;毛丽娟;;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现状与经验启示[J];会计之友;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爱福;;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对冲[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2 徐娜娜;;论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王桂姿;;构建新准则架构下的企业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规范机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程赣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控制的研究[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5 史树林;;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及相关法律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喻和文;罗畅伟;刘东锋;;基于期权金融衍生工具的体育赛事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陈树华;;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及国际协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甘乐;耿锁奎;;基于期权金融衍生工具的体育赛事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韩传模;王桂姿;;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证及风险监控[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王开田;管亚梅;;完善中国特色会计准则体系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融衍生工具[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2 杨彩虹;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N];财会信报;2005年

3 ;金融衍生工具与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01年

4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同意养老金标准[N];财会信报;2005年

5 记者 张广逢;七方面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N];期货日报;2005年

6 记者 华强;中国急需推出金融衍生工具[N];证券时报;2002年

7 清;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刘小玲;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财务问题[N];中国税务报;2002年

9 郭斌;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危机[N];金融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张淑君;谨慎选择金融衍生工具[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向阳;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张世洁;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吴晓;套期保值技术及其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5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陈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D];厦门大学;2007年

8 高利芳;基于趋同的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准则执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腾文;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与机构投资者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沈振宇;会计准则导向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曲;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孙文龙;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3 王志伟;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抵销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于淼;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法律监管[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颜德民;金融衍生工具与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D];广西大学;2001年

6 蒋小元;金融衍生工具在电力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7 曹煜;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林小晶;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盛敏;翻译目的论在金融衍生工具翻译总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吴树彪;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24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24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