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民营上市公司绩效

发布时间:2020-06-22 03:24
【摘要】: 随着我国民营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在大力推动民营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民营上市公司背后的问题。与东南亚以及西欧国家相类似,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处于家族的控制之下。这些家族为了更多的控制资源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Pyramidal structure)、交叉持股(Cross-Ownership)和双重股权(Dual-Class Equity)等方式来构建一个复杂的控制链,从而将其现金流权和控制权进行分离,并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利益输送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由于我国目前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完善,这更加大了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削的可能性,这也使得我们研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民营上市公司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考察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对民营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采用分区间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控制水平下,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同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发现在控制水平较低相对控制的时候,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在控制水平较高甚至绝对控制阶段两者相关性不明显。在对2002年到2005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的比较中发现,控制股东并不倾向于绝对控制一家上市公司,而以低比例现金流权控制上市公司的趋势明显加快。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本文涉及的基本理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基本定义以及其对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作出推测。 第三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分析。主要描述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股东2002年到2005年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纵向变动状况,并以2005年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横向分析。 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采用2005年底在深市和沪市上市交易的381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验证此前的分析结果。 第五章为研究的结论、政策建议还有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76.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亚;;国有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2 胡道勇;;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特征分析——基于全流通背景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3 刘存绪;何凡;;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权激励绩效探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4 孙隆;孙林;;股权制衡对于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隧道挖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5 余涛;;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6期

6 徐艳梅;;浅析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7 黄俊杰;;家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8 岳占仁;孙黎;;控制权的代价:双重股权制的弊端[J];IT经理世界;2011年17期

9 吴从锋;赵卫斌;;家族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内因:权限抑或公司价值[J];改革;2011年07期

10 罗琦;胡志强;;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阳;;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少数控制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粒;马圆圆;尹中华;;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薛有志;杨涛;苏娟娟;;企业战略转型实现路径的短期绩效研究——基于控制权性质的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楠;;现金流权、董事会独立性与研发支出——来自沪深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葵;韩永民;;从控制权视角探讨融资成本的定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广亮;张屹山;;权力、控制权与企业契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艳芳;文旷宇;;控制权安排、掏空与长期并购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潘秀丽;;不同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方式下的经营者业绩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韬 索佩敏;“新分”合并复星现身 新浪控制权博弈或有变局[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冯武勇;丧失参院控制权,菅直人前面还有三道坎[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山东高校教师 李允峰;由国美控制权之争引发两点思索[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舒圣祥;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社会价值[N];证券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姜蓉;刘强东:控制权决不放弃[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立勇;控制权旁落 国美与黄光裕渐行渐远[N];中国商报;2010年

7 记者 魏梦杰 实习生 廖思捷 夏航阳 秦亚利 编辑 衡道庆;国美控制权之争 下月有望见分晓[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徐绍峰;谁是“国美控制权之争”最大赢家[N];金融时报;2010年

9 余闻;国美控制权之争:为什么多数人的预测错了[N];学习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若馨;贵州江葛水泥控制权或易手二股东[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莲英;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程仲鸣;政府干预下的终极控制人与企业投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芸达;产权制度、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投资效率[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爱凡;二元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佟伟;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强;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王丹芳;所有权、控制权和利益输送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王松华;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时永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许永斌;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丹;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刘军;现金流权、控制权与民营上市公司绩效[D];河南大学;2007年

3 彭白颖;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业绩[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4 马圆圆;上市公司代理冲突下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乔道恒;关于现金流操纵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康华一;金字塔型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薛晖;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8 彭文伟;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对企业投资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9 卢惟;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陈雪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下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25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25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