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价值链属性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业国;徐向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2年02期
2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3 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4 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J];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5 黄建山;李春米;;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6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8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9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10 徐康宁;陈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媛媛;王静刚;;股权制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分析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李致平,董梅生,肖转乔;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机制与绩效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沈维成;;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董梅生;洪功翔;;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凤岐,杨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九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瑛;汪艳艳;;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动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8 钱源达;;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N字型”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9 李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10 汤谷良,王仲兵;对会计监管的几个理论认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证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葳;郭鹏;;黑龙江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言;;中小投资者保护、“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周方召;周正;尹龙;;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上海证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道日娜;;奶站治理与奶源供应链系统改进——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郑筱婷;王s
本文编号:2728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2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