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IPO抑价的行为金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4 06:34
【摘要】: 新股发行价格定价低于公司价值(新股抑价)的现象,经过国内外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在发达的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都显著存在。该现象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在金融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这一被称作“新股抑价之谜”的现象,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根据行为金融理论、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个理论视角。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检验说明了投资者具有普遍的非理性行为现象,在新股发行市场上,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因素、认知和行为偏差因素,会造成新股在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其发行价格。行为金融对新股价格低估的解释理论,在成熟市场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对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来说,该理论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 本文以1996年至2009年在我国沪深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新股作为样本,分析了我国新股抑价现象的产生来源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首先考察我国新股抑价的来源,通过上市公司财务情况、发行情况、市场状况等因素与新股发行价格的回归分析,来检验我国新股定价是否能真实反映公司价值。然后本文通过设立表征投资者行为的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新股抑价的投资者行为进行考察。以上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新股抑价主要来源于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包括噪声行为以及情绪行为。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认为我国的新股抑价与我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有较大关系,该行为的产生主要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政府介入市场过多、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造成。本文最后对此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雁;;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2 冯金丽;詹浩勇;;我国IPO抑价与政府管制关系研究[J];价格月刊;2009年01期

3 李金花;黄海滨;;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4 曾祥渭;马昌云;;我国股市IPO抑价现象及其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周礼君;彭茜;;全流通配合询价制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20期

6 谢升峰,李家艳;IPO定价、分配与托市理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周焯华;冯健滔;;IPO抑价的实物期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何树红;毛娟芳;王善民;;IPO定价对投资者信息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邱冬阳;孟卫东;;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来自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10 张慧;丁时勇;马锐;;询价制IPO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帆;;A股市场IPO抑价新视角——基于智力资本的信息披露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剑乔;黄德春;李蒙;;基于定价机制的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及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5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王磊彬;;中国企业IPO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长期市场反应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储一昀;仓勇涛;;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IPO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10 徐志坚;杨碧云;李宗贵;;创业企业IPO市场溢价:对董事会构成、TMT股权分布和风险资本的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冰;北京金隅股份启动H股IPO 拟筹资近6亿美元[N];证券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洋;光大证券IPO获批 券商业迎来发展新机遇[N];金融时报;2009年

3 记者 仝春建;上半年全球十大IPO 保险企业占其四[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记者 张莫;安永预计香港今年IPO融资额居全球首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石婵雪;股市“小阳春”融冰IPO?海外交易所谨慎乐观[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重庆银行力争今年IPO[N];证券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婧娴 胡潇滢;光大证券将成第二家IPO券商 历时一年融资额是否改变?[N];证券日报;2009年

8 王芳洁;北京金隅:或跑今年香港IPO第一棒[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舒时;资金持续流入 香港IPO市场再度活跃[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万敏;IPO壮志待酬光大银行年报堪比上市同行[N];证券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冬阳;发行中介声誉、IPO抑价及滞后效应[D];重庆大学;2010年

2 范汉熙;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姜婷;我国询价制下IPO价格形成与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邹斌;政府窗口指导、询价制与IPO抑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彦;我国IPO首日抑价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6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武龙;噪声交易者与中国IPO真实首日收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记军;IPO定价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立元;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史欣向;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孙一;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冀德;A股市场IPO短期抑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谦才;创业投资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闫振宇;公司治理对我国IPO抑价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晓婉;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邵才捷;公司高管团队质量与IPO抑价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启学;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抑价效应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杨崇龄;我国IPO抑价的行为金融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褚军华;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4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54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