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价值型投资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26 12:37
【摘要】: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模式、投资风格、投资理念影响其投资方法,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投资收益和投资回报,因此采取合理的、适合的证券投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证券投资模式: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成长型投资指购买那些有希望在未来获得迅速成长的公司股票,并期望随着公司的成长而获利的投资模式。而价值型投资指投资者购买那些只自认为价值高于价格的股票,当价格上涨充分体现价值时抛出实现投资收益的投资模式。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随着市场主要投资者投资风格的改变,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价值型投资越来越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同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判断证券价值的分析方法很多,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价值的方法是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采用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上市公司提供的公开财务信息,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评判,是摆在广大投资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财务信息,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对目标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价值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EBO定价模型,尝试设计出以企业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定价模型,将企业资产价值分为企业近期价值和未来价值,综合计算企业总体价值量。并以上海机场的有关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评价。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介绍国内外证券投资理论、理念,并对其发展演变过程作了介 绍。国外证券市场中的投资理论主要有稳固基础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我国证 券市场投资分析主要分为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其中基础分析又分为价值型投 资和成长型投资两种模式。 第二部分介绍了价值型投资的概念及价值型股票的特点,同时指出价值型 投资理念在我国的市场环境及政策环境已经具备。另外,分析说明了我国证券 市场的实际情况,验证了价值型投资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指出信息在证券价值评判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财务信息,以其 自身的优点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的重要工具。这一部分分析阐述了财务信 息与企业价值评价的关系、财务分析的意义,对相关的财务分析方法、指标作 了全面的介绍。 第四部分从企业价值量化评价的角度,对传统的相对价值评价法和现金流 量评价法作了介绍,指出它们存在的缺点和非适用性。同时,介绍了EBO价值 定价模型,通过运用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有关信息数据对企业进行内在价值评 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年度报告周期性的特点,尝试设计出一种定价模型, 运用财务信息,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量化评估。 第五部分是对企业价值评价的实例分析。结合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的有关财务信息,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资产运用效率、 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财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判断该企业是否适合进行价 值型投资。此外,运用EBO财务定价模型,结合相关财务指标,对目标企业的 内在价值进行量化评判。 第六部分指出该定价模型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模型中相关 指标数据的确定,模型的适用环境等。 关键词:价值型投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EBO定价模型 冷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
【图文】:

结构分布,分红派息,股票,结构分布


股票的红利收入和资本增值,它与标准差相联系可以较好地衡量此类股票投资回报。图2一2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和标准差统计结果见图2一2和2一3。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1999年外,“迷你”派息股票的收益最高,在1999年

结构分布,分红派息,股票,收益率


四川大学99级MBA学位论文第14页图2一1分红派息股票结构分布特征2.3.3分红派息股票的收益和风险特征投资价值型股票的收益不仅是得到现金红利,还可以享受资本增值带来的收入,因此要研究分红派息股票的投资价值还应该考查此类股票的价格变动情况。为了测量分红派息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本文利用股票的复权价格计算了各类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和标准差,这一收益综合反映了分红派息股票的红利收入和资本增值,它与标准差相联系可以较好地衡量此类股票投资回报。图2一2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和标准差统计结果见图2一2和2一3。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1999年外?

结构分布,分红派息,股票,年份


四川大学99级MBA学位论文第14页图2一1分红派息股票结构分布特征2.3.3分红派息股票的收益和风险特征投资价值型股票的收益不仅是得到现金红利,还可以享受资本增值带来的收入,因此要研究分红派息股票的投资价值还应该考查此类股票的价格变动情况。为了测量分红派息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本文利用股票的复权价格计算了各类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和标准差,这一收益综合反映了分红派息股票的红利收入和资本增值,它与标准差相联系可以较好地衡量此类股票投资回报。图2一2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分红派息股票在不同年份的收益率和标准差统计结果见图2一2和2一3。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1999年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蒙军;;话说证券风云[J];武汉金融;1991年02期

2 陈浩武;;努力实现居民资产结构合理化[J];武汉金融;1991年12期

3 孟昭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几点建议[J];中国金融;1992年04期

4 曹尔阶;;证券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引导[J];投资研究;1992年S1期

5 童仰峰;;股份制企业财务公开与发展证券市场[J];浙江金融;1993年04期

6 伍建筑;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之比较[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7 朱富春;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之经验[J];证券市场导报;1995年06期

8 张国红,李翔;中国、俄罗斯证券市场发展之比较[J];商业研究;1998年05期

9 徐刚;浅谈证券市场特有缺陷与证券立法的几个问题[J];管理世界;1998年06期

10 惠峰;通过证券市场搞好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J];济南金融;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敦扣;王亲生;彭焱生;;证券市场公司律师制度初探——兼谈湖南省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陈其安;杨秀苔;;考虑噪声交易者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芮秀;苏园;;证券市场趋势自组织分类预测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波;吴臻;;一类证券市场上投资组合和消费选择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潘永泉;杨晓;;神经网络模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立新 李臻;证券市场腐败现象的制度根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方原;三部委联手加码证券市场“独立审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陆星;持股还是持币?[N];证券日报;2007年

4 北京首放;大象跳舞 秘密有二[N];证券日报;2007年

5 孟劢;印度将放宽准入限制 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N];中国贸易报;2007年

6 主持人 梁忻;形成证券市场经营开放下的科学发展观[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易宪容;圈钱、圈地吹大两大资产价格泡沫[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晓瑾;证券市场进出快慢的抉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9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宋国祥;强化我国流动性过剩局面[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陈露;改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是大势所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4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茂坤;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吴双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3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柳百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9 鞠红达;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王卫彬;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分析与对策[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770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70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