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9-02 09:25
上市公司是公众性公司,具有广泛大众性、社会性,其运作好坏关系到数以万计的股东权益,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审视我国上市公司走过的15年发展历程,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和违规操作事件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上市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圈钱”的公司。上市公司存在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内部控制的失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正日益成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表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最后以春都股份为例,具体分析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及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启示。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将内部控制失效表现总结为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混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和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等。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内部控制的产生,再阐述内部控制发展的五个阶段,归纳总结了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及其局限性对我国内部控制造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第五部分,以春都股份为例,系统分析春都股份内部控制失效及其形成原因,并总结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启示。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内部控制的不利影响;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企业内部的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在董事会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取代风险委员会,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时完善,监事会负责检查、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提出完善建议;营造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创造条件。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2.51
本文编号:2810423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辉;论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广西会计;2002年11期
2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3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年05期
4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年09期
5 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年01期
6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年02期
7 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1年06期
8 程新生;论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9 阎达五,谭劲松;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2003年11期
10 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810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104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