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0:07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新型分配制度和长期激励制度,被认为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企业业绩等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在欧美等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中国,由于种种限制,股权激励制度的起步较晚,但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崭新的全流通时代,股权激励逐渐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新主题。那么,在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出现了哪些新特点,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经营绩效。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研究,从而检验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实证依据。同时这对于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与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股权激励理论和相关文献,接着对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按行业,企业性质,地域,激励模式等分类作了系统全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股权激励绩效实证研究时,本文先从定性角度,即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接着,又从定量角度对激励效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即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股权激励比例,股权激励模式,及企业性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2;F832.51
【部分图文】:
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关键所在。企业经营层和技术等关键核心人员掌握着现代管理和专业技术等营运的专有知识,是企业营运的主体(如图2所示),是企业特有的异质性人力资本,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价值创造程度(如图3所示)②。与传统理论中的物资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专有性,即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完全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发挥状况。当人力资本权利受到限制或侵害时,其所有者为了与这种被限制或侵害的权利相平衡,可以使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用价值一落千丈,而当人力资本权利得到激励时,其所有者为了与这种激励相平衡,又可以使其经济利用价值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一人力资本特有的“不可压榨”性也决定了只有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企业经营层和关键核心人员)拥有企业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使经营层的目标函数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实现内在一致,才能达到激励和约束经营层的目的
企业内各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情况
股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 票 lll2.27%%%(4)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企业性质从图7可以看出,在4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民营控股公司有28家,占比达64%;国有控股公司有16家,占比为36%。由此可以说明,民营企业更注重股权激励,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更加积极。黝图7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企业性质(5)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从图8中可以看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分布地区较广
本文编号:2818045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2;F832.51
【部分图文】:
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关键所在。企业经营层和技术等关键核心人员掌握着现代管理和专业技术等营运的专有知识,是企业营运的主体(如图2所示),是企业特有的异质性人力资本,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价值创造程度(如图3所示)②。与传统理论中的物资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专有性,即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完全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发挥状况。当人力资本权利受到限制或侵害时,其所有者为了与这种被限制或侵害的权利相平衡,可以使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用价值一落千丈,而当人力资本权利得到激励时,其所有者为了与这种激励相平衡,又可以使其经济利用价值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一人力资本特有的“不可压榨”性也决定了只有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企业经营层和关键核心人员)拥有企业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使经营层的目标函数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实现内在一致,才能达到激励和约束经营层的目的
企业内各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情况
股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 票 lll2.27%%%(4)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企业性质从图7可以看出,在4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民营控股公司有28家,占比达64%;国有控股公司有16家,占比为36%。由此可以说明,民营企业更注重股权激励,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更加积极。黝图7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企业性质(5)实施中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从图8中可以看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分布地区较广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应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杨靓;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对企业业绩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8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180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