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21:48
   我国会计准则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拉开资本市场建设的序幕;1992年财政部制订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经济业务出现,原有的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1997年开始陆续颁布实施具体会计准则,至今仍在建设当中。目前我国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确实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的需要,未来资本市场中我国会计准则面临严峻挑战。 实证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兴起,无疑为我国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首先,资本市场的规范亟需实证会计研究作指导。我国新兴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会计信息于其作用到底如何?这些迫切需要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次,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亟需对企业的会计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也为开展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美国的实证会计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主要是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作用,但未能对会计实务作出解释和预测。第二阶段着重于会计选择的实证研究,试图解释企业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了某一特定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而没有选择其他可以选择的程序和方法。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自始至终贯穿会计选择,会计选择涉及各种集团的利益,而实证会计理论能帮助人们认识各种利益集团的会计选择行为,提高会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论文在分析西方实证会计理论在资本市场领域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其相关理论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实证会计角度提出了未来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思路,并就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关系,会计信息不对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会计信息管制过程中制订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会计选择行为的博弈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这里主要指股票市场)运行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完善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对会计信息从质量、数量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论文从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入手,对比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对验证股票价格中会计信息含量的作用,实证分析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必须获得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据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称会影响资木 市场效率,因此,实证会计研究学者转而关注弱化信息不对称途径提出信息管 制。这种管制以会计准则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也必 须以会计准则为空间限度。这样,会计准则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反映企业 内部管理当局的意志,而且体现出企业外部的利益要求。论文在实证分析我国 上市公司会计选择动机基础土,提出未来为适应资木市场发展的需要,会计准 则制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框架思路。
【学位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230;F83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梅;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1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21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