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14 16:02
   在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中,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最主要的方式。随着经济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资本市场陆续引进和开发了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商品,进行了以促进企业融资活动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兼具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特点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近年来借鉴西方发达资本市场运作而引入的成熟金融工具之一。自1992年深宝安发行第一只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来,这一融资工具的发展在我国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进一步提高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认识,完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设计已成为证券监管机构、投资银行和广大市场参与者的共同愿望和任务。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设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理解这一融资方式的价值、特点和运用模式,并总结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和设计的经验教训,为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重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深入探讨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特性、定价原理和具体条款设计。最后,选取了重点国有企业发行的丝绸转债和上市公司发行的机场转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概述”总结了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和这一融资方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本章首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论述了发展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规范我国可转债发行和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从经济因素和法律环境两方面考察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同时,结合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及其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WP=3 第二章“可转换公司债券与金融创新”着重分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理论思想和融资特点。可转债在本质上可以被看作为普通的公司债券与股票看涨期权的叠加。本章首先论证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特性和定价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较为详细地比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和配股以及增发新股融资方式的异同,提出可转债设计有利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创新;同时,对可转债设计中发行时机、规模和对象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第三章“可转换公司债券条款的设计”作为本文的重点,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转换期、转股价格、赎回和回售、担保和强制转股等主要条款的设计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论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要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到其设计结构和价值判断,关系到发行和转股的成败。灵活而合理地运用条款,在兼顾发行人和投资者利益诉求的同时高效率融资和防范风险已成为可转债设计的核心内容。条款设计所具有的复杂性,包括债券与股票的联动、转股价格的调整、债券价值的限定以及债券对市场的敏感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投资机理。 第四章“可转换公司债券设计的案例分析” 选取了两个典型的可转债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第一节分析了重点国有企业发行的丝绸转债的设计方案,对设计以非上市公司为发行主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了评价,并针对重点国企发行可转债的特殊条件对转股价格的确定方式提出了建议;第二节讨论了上市公司发行的机场转债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中的倾向和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可转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总结了可转债设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可以采取的多种对策,对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针对重点国企和上市公司在发行可转债中设计、运用的机制和形式,归纳出我国可转债设计方案的特殊条件和主要内容,对加大可转债设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有所裨益;本文还提出了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新思路,对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有启发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F832.5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概述
    第一节 发展可转债市场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可转债的相关法规
    第三节 可转债市场概况
        一、 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
        二、 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三、 企业债券市场和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 可转债的基本特性和定价原理
        一、 债权加股票看涨期权。
        二、 可转债的定价原理。
    第二节 可转债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创新
        一、 可转债与配股和增发新股融资方式的比较
        二、 可转债设计有利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创新
    第三节 发行时机、发行规模和发行对象的确定
        一、 发行时机
        二、 发行规模和发行对象
第三章 可转换公司债券条款的设计
    第一节 票面利率和期限的设计。
        一、 票面利率
        二、 期限和转换时间
    第二节 转股价的确定及调整
        一、 转股价格的确定
        二、 转股价格的一般调整
        三、 转股价格的特别调整
    第三节 赎回和回售条款的设计
        一、 赎回条款
        二、 回售条款。
    第四节 强制转股条款和担保条款的设计。
        一、 强制转股条款。
        二、 我国市场条件下的债信评级和担保条款
第四章 可转换公司债券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设计
        一、 案例介绍
        二、 对丝绸转债设计的评价
    第二节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设计
        一、 案例介绍
        二、 对机场转债设计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核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4期

2 ;关于核准杭州士兰微电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5期

3 ;关于核准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6期

4 ;关于核准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6期

5 ;关于核准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6期

6 ;关于核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5期

7 ;关于核准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5期

8 ;关于核准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6期

9 ;关于核准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4期

10 ;关于核准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虎;公司债券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克;中国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刘小清;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江乾坤;基于证券设计理论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胡新华;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赵海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唐立新;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定价与投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少彬;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黄瑞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组合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李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竞芳;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2 张宇;论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制度中债权人的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李纲;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向武;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实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承荣;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丽;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财务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7 张东权;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顾银宽;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9 曾瑜;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王冬艳;可转换公司债券在风险企业中的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40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0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