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资本市场的累积成本效应及风险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7:59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交易活跃的重要新兴市场,然而,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结构还很不完备,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仍采用单边做多机制,这种机制必然会使股票市场价格产生累积成本效应,累积成本效应又必然导致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致使金融风险以指数型速度快速聚集,股市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我国股票市场在经历了1999~2000年的暴涨之后,于200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深幅的调整,这次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累积成本效应所致。 为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去分析我国单边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可能的经济后果,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累积成本效应进行研究,其中尤其突出定量分析。具体说就是,利用现代统计方法、理性预期理论、计量经济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累积成本效应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重点对由累积成本效应所引致的金融风险、泡沫经济、股市周期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简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进行了概述;最后,借鉴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对累积成本效应进行描述,通过推导得出累积成本函数,并且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累积成本函数形式。 第三部分:分析累积成本效应与金融风险、泡沫经济的关系。由于我国单边做多机制产生累积成本效应,而当累积成本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这种由累积成本效应所导致的风险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如果控制不好,会使风险进一步扩散,形成泡沫经济。按照这一想法,在这一部分,我们研究无限信用下的累积成本效应与泡沫经济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无限信用下,资源是无限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足够的资金控制股票价格,因此,为了抵消累积成本,机构投资者可以无限制地抬高股票价格,这样势必形成股市泡沫,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四部分:继续第三部分的思路,研究有限信用下的累积成本效应。具体说就是,在有限信用下,资源是有限的,机构投资者不可能通过无限制地抬高股票价格来抵消累积成本,当资金链断裂时,股票价格必然下跌,这样就会形成股市周期。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对信用状况对股市交易的影响、股市周期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目的除验证理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结果中提炼风险特征、传导过程以及运行轨迹,从而形成我们对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状况的基本判断。 最后一部分根据第二、三、四部分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提出了我国资本市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学位单位】:天津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F832.5
【文章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概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论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四、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累积成本效应的统计特征
    第一节 累积成本效应概述
    第二节 累积成本函数
        一、 一般性累积成本函数
        二、 特殊性累积成本函数
        三、 含资金成本的等期望收益率累积成本函数
第三章 无限信用下的累积成本效应与泡沫经济
    第一节 无限信用下股票价格的决定
        一、 无限信用下股价决定过程
        二、 无限信用下的股价模型
        三、 无限信用下股价的运行特征
    第二节 无限信用与泡沫经济
        一、 股价泡沫形成机理
        二、 我国的实践
    第三节 泡沫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
        一、 引起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因素
        二、 泡沫经济的危害性
第四章 有限信用下的累积成本效应及股市周期
    第一节 有限信用下股票价格的决定
        一、 有限信用下的风险聚集与释放
        二、 金融危机的边界
    第二节 资金推动型市场与股市周期
        一、 股票市场与货币供应量
        二、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周期
    第三节 我国股市周期性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二、 实证分析
第五章 金融工具创新与累积成本效应风险的防范
    第一节 累积成本效应下的制度安排
        一、 调整股权结构,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
        二、 加强监管制度,抑制过度投机,引导理性投资
    第二节 累积成本效应下的机制设计
        一、 政策选择的相机抉择是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
        二、 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为时尚早
    第三节 金融工具创新与风险防范
        一、 金融工具创新是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现实要求
        二、 金融工具创新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增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 金融工具创新能给巨额游资提供适当的投资渠道,从而减少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四、 金融工具创新是加入WTO的必需,且有利于提升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帆,张庆伟;股价泡沫的经济分析及其监管建议[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2 李雅珍;股指期货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刘昌黎;我国股市的泡沫经济及其危害[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胡振华,周岩;我国A股市场制度性缺陷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秀英;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问题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2期

6 孔曙东,梅气;对我国股市暴跌根源的制度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先平;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李春环;论股指期货[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9 赵蓓文;新兴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国家经济安全[J];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10 贺强;;从周期性分析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论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与股市周期的辩证关系[J];经济导刊;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847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7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