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3:52
   在所有的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财务要素之一。按照传统会计学的观点,盈余指标座位企业业绩的综合计量,受到外部利益关系集团的最大关注,因为企业收益能力直接决定了债权人的信贷风险、股东的投资报酬率、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以及政府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会计盈余指标业是应用频率非常高的财务要素,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大多会采用这一指标来评价不同公司间的业绩,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而在证券市场的监管上,立法、行政机构也是广泛使用会计盈余指标对公司从招股上市到摘牌下市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其中股份上市公司的认定、上市发行价格的确定、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股票交易的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和摘牌等都与盈余指标有密切的联系。 虽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会计盈余信息的重要都无以复加,但是单一盈余指标本身却存在一些局限性,致使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应用于实践中,究其缘由,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下列不足:会计盈余对不同持续性和业务性质的盈余项目划分不明确;会计盈余不能体现企业决策与经营管理的首要变量-现金流量;会计盈余未能反映已发生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会计盈余不能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而另外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利用盈余指标大做文章,存在所谓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利润表上的财务数据己不能代表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因此,本文认为我们在进行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时,不能单一地考察会计盈余数据,还要深入研究会计盈余的质量问题。因为虽然会计盈余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收益的总体水平,但由于它不能反映其具体内容构成与形成过程,也就无法揭示它的内在质量。比如,对一个收益质量很差,但却有较高收益总量的企业来说,如果投资者仅仅考察其利润总额数,而忽视了其利润总额的构成,往往就会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从而误认为该企业的经营业绩较高;但从收益质量上对该企业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启示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盈余质量的理论探讨
    2.1 盈余的理论探讨
    2.2 会计信息质量
    2.3 盈余质量
第三章 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3.2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数的构建
第四章 盈余质量在股票投资中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实证模型的建立
    4.3 样本选择
    4.4 数据收集
    4.5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艺萍;;福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月;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迟艳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明明;公允价值计价与银行盈余质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3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3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