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感知收益-风险比分析的结构性产品投资决策

发布时间:2020-10-24 11:36
   引入收益风险比-sharpe-omega比率,结合累积前景理论,将累积前景理论中带有心理偏差的主观预期收益作为临界收益点,构建出带有主观行为因素的感知收益风险比,用来衡量存在心理偏差的投资者面对某项投资产品时的预期投资成效,并将其运用在结构性产品投资中,通过数值分析表明:面对同一投资产品时,对价值敏感程度越弱,概率扭曲程度越接近于阈值的投资者,其感知收益风险比越大,投资该产品的预期投资成效越好,即该产品更适合该类型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还将文章所构建的感知收益风险比与现有的收益风险比的衡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心理偏差的投资者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时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别.
【部分图文】:

关系图,收益风险,敏感程度,超额报酬


图4价值敏感程度a与感知收益风险比的关系图??(Figure?4?Relationship?between?value?sensitivity?and?perceived?return?risk?ratio)??4.4投资者概率扭曲程度分析??该部分将分析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m与感知收益风险比之间的关系.对进行设定??时,分别取0.52、0.88和越大表示投资者对价值越不敏感,a?=?1表示对价值的敏??感程度最弱,也就是投资者感知的价值完全等干实际价值.??图5、6分别为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与感知超额报酬、风险之间的关系,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与感知超额报酬以及感知风险之间呈现出二次关系,在。取〇到1之间时,存在??一个“阈值”,感知超额报酬和感知风险均在该阈值上取得最优值.当概率扭曲程度s取该阈??值时,投资者的感知超额报酬最高,风脸最低,且越远离该阈值,感知超额报酬和感知风险都??在a取不同值时的差异越来越小,投资者对概率的敏感程度在感知超额报酬和感知风险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并見随着a的増加,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s与感知超额报酬或感知??风险之间的;1次关系越来越S著,意味着投资者对价值的敏感程度越弱,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对感知超额报酬或感知风险的响越大.图5中可投资者的感知超额报酬随着s的增加??呈现出先増后减的态势,也就是投资者对小概率事件的高估对大概率事件的低估程度越高??时,投资者的感知超额报酬増加,但与投资者的这种扭曲程度达到某个值时,感知超额报酬??开始下降.图6为非T■?滑曲线,也¥模型中分母只取客观收益未达到投资者主观预期收益的??部分有关,而投资者的概率扭曲程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号图¥

关系图,风险,概率,收益风险


W?5嫌率扭曲程度*与感知趙额报酬的关系爾??(Figure?5?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excess?return)??图6概率扭曲程度z与感知风险的关系图??(Figure?6?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risk)??1108?系统科学与数学?39卷??值时的感知收益风险比的差异越小.對投资者越容易高估小概率攀_件低估大概率事件时,投??资者对价值的敏感程度在感知收益风险比中的决定作用越小.??图7?■率扭曲11度3?感知收益风险比的关系图??(Figure?7?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return?risk?ratio)??

关系图,收益风险,概率,关系图


W?5嫌率扭曲程度*与感知趙额报酬的关系爾??(Figure?5?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excess?return)??图6概率扭曲程度z与感知风险的关系图??(Figure?6?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risk)??1108?系统科学与数学?39卷??值时的感知收益风险比的差异越小.對投资者越容易高估小概率攀_件低估大概率事件时,投??资者对价值的敏感程度在感知收益风险比中的决定作用越小.??图7?■率扭曲11度3?感知收益风险比的关系图??(Figure?7?Relation?between?probability?distortion?and?perceived?return?risk?ratio)??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艳;陈敏;赵子龙;;基于高频夏普指数的组合证券投资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2 周艳菊;应仁仁;陈晓红;王宗润;;基于前景理论的两产品报童的订货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3 崔海蓉;何建敏;胡小平;;规避通胀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与定价[J];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4 张维;张海峰;张永杰;熊熊;;基于前景理论的波动不对称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5 崔海蓉;何建敏;胡小平;;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最优设计与定价——基于发行者与投资者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荣贞;张唯;;挂钩国债期货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与定价[J];财会通讯;2015年35期

2 褚宏睿;冉伦;张冉;李金林;;基于前景理论的报童问题:考虑回购和缺货惩罚[J];管理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3 马子舜;;结构化产品构建模式研究——基于Delta动态对冲策略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15年10期

4 王佳;金秀;苑莹;;股票市场投资者损失厌恶特征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5年26期

5 吴鑫育;周海林;;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反应[J];系统工程;2015年08期

6 张永;张卫国;徐维军;;无统计信息假设下的多阶段报童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5期

7 王建军;刘亚净;刘锋;李婷婷;;考虑行为主体的置换流水车间干扰管理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12期

8 武玉英;李静;蒋国瑞;;基于前景理论的辩论协商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03期

9 陈振颂;李延来;;基于前景M-V准则的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4年07期

10 钟丙贵;;一类保本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分布研究[J];经济数学;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崟;陈剑;肖勇波;;行为库存管理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刘咏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论的订货问题[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3 崔海蓉;何建敏;胡小平;;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最优设计与定价——基于发行者与投资者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4期

4 王增武;汪圣明;;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定价与投资决策研究:不确定性方法[J];金融评论;2010年01期

5 郑振龙;黄薏舟;;波动率预测:GARCH模型与隐含波动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6 刘晓峰;黄沛;;基于策略型消费者的最优动态定价与库存决策[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7 刘作仪;查勇;;行为运作管理:一个正在显现的研究领域[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张维;李根;熊熊;韦立坚;王雪莹;;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综述:基于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的视角[J];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9 赵巍;何建敏;;基于测度变换方法的随机型创新幂式期权定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10 孙兆学;;一种创新型黄金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润;吴丝晴;;基于感知收益-风险比分析的结构性产品投资决策[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9年07期

2 吴雷;姜昱汐;李博达;李刚;;单位收益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模型构建及检验[J];财会月刊;2013年22期

3 陈耀辉;白兰;;基于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余额宝收益风险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3期

4 刘玮;;一季度基金回顾:业绩领先大盘 收益风险同高[J];数据;2006年05期

5 李星辉;;我国境内个人投资者主要投资方式收益风险分析[J];时代金融;2013年24期

6 林娜;上市公司收益风险对应模式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7 林晓星;;投资黄金如何赚钱[J];创业者;2005年17期

8 闵洲民;;香港金发局检讨结构性产品制度[J];沪港经济;2017年06期

9 毛恩知;魏可;;结构性产品:几家欢喜几家愁[J];卓越理财;2014年02期

10 王伯英;;香港财富管理市场初探之结构性产品[J];银行家;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迪;余额宝的相关收益风险分析[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2 魏榕;“金钥匙·如意”结构性理财产品案例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婷婷;基于参照依赖偏好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4 王裕康;汇丰银行结构性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5 万志峰;信息不对称与国债收益风险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文;内嵌奇异期权结构性产品的定价与风险对冲[D];山东大学;2015年

7 程天燚;基于MACD和前景理论的二阶段股票投资策略[D];河北大学;2019年

8 谢虹;基于前景理论的中国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陈艳芬;基于前景理论的移动理财决策体验引导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10 陈维杰;基于前景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4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4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