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利率互换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8 17:1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国际债务危机的发展以及国际储蓄与投资流向的转移给公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同时也冲击了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了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规避资产负债风险、确保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出现了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其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是互换交易。互换的基本工具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及一系列的特殊互换。利率互换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核心互换工具之一,是国际资本市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衍生工具之一。自1981年产生后,利率互换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增长。它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简便灵活,易于操作等特点。国外金融市场上对这一创新工具的研究运用比较成熟和先进。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互换对于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日益突显起来。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放开,外汇管制逐渐放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将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企业更广泛地涉及国际业务,将承受更多的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风险,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冲击和挑战,为此企业迫切需要像利率互换这样降低成本和风险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银行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高、资产质量差、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的局面,又同时面临着外资银行的业务挑战,引入创新金融工具,发展表外业务,利率互换交易无疑是最为适宜的首选工具之一。中国对利率互换的了解还不深,尚未真正意义地广泛开展互换业务,有的一些互换交易也是个别银企合作或是政府为了支付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周边国家的道义上的援助。2006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同年2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50亿元的利率互换交易,标志着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创立,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率互换无论是对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有实际的作用。但是刚刚发展的市场,市场利率的选择,主体资格的确认及其它的法律会计等问题都有待完善。利率互换交易在我国发展刚刚起步,研究它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运用,对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很实际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利率互换的起源和理论出发,介绍利率互换的定义、结构种类和常用的定价方法,然后论述利率互换的作用和运用的基本思路,接着进一步根据结构和定价将这些功能运用于企业和银行的管理实践中,最后对我国的利率互换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目前发展利率互换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途径。将利率互换运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共有五章,各章的内容和之间的关系如下: 第一章是概述,其中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金融互换的起源、定义和种类,第二部分叙述了互换的原理,主要是介绍比较优势原理和四因素原理。 第二章则对利率互换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首先对利率互换进行了定义,强调利率互换实质是对未来两组现金流进行交换的合约。然后从市场操作惯例,基本结构和加入中介机构之后三个角度介绍利率互换的结构,并详细总结了标准和非标准利率互换的种类。利率互换的定价直接影响互换在实际中作用的大小和发展前景,文章阐述了目前常用的三种定价方法,分别是从债券价格角度定价,远期利率协议角度定价及单方违约风险定价。 第三章从作用的角度对利率互换做出分析并提出实践运用的基本思路。正是通过前面两章详细的结构和定价分析可以得出利率互换的优点,将这些优点运用在资产管理中可以根据需求创造出固定或浮动利率资产,增加资产回报率,改变投资期限以适应资产报酬和期限的不同变换。运用在负债管理中,同样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固定或浮动负债,降低或控制负债的成本,并且能与互换期权相结合形成利率调期期权,即锁定利率风险也不放弃潜在的收益,这是利率互换与其它金融衍生品结合更能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通过第三章资产和负债两条思路的分析作为基础,第四章则从实际运用方面分析了企业和银行对利率互换的运用。对于企业来说,利率互换可以控制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现有的浮动或固定利率资产,对互换中收入和支出的现金流行进折现,净现金流大于零则有财务收益。互换可以降低不同信用级别企业的融资成本,各企业各自发挥固定和浮动利率长处,通过分析得出互换价格可以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另一种情况是说明不同行业的企业长期利差弥补短期利差时也可以获得财务上的好处。 在银行管理方面,利率互换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资产和负债的头寸暴露的利率风险,互换可以解决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和利率的不匹配。除了银行自己作为互换交易的需求者对自己的资产负债进行管理之外,银行作为互换的中介机构也可以通过互换获得佣金,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并通过多品种的优质服务获得优质客户。 第五章则对我国的利率互换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这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互换市场的发展历史,从1992年的第一笔利率互换协议,到2007年,Shibor的推出对利率互换定价的推进,利率互换的实践历史并不长。然后对2006年国开行和光大行的首次具有实践意义的互换进行了背景条件和意义的分析,它对我国风险管理,外债管理,债券市场和货币政策都有影响,通过图示分析了国开行和光大行在这次利率互换的具体操作和利益收获,并根据近一段时间利率互换的发展动态对互换业务的创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利率互换在国际上研究和运用的都比较成熟,但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来说还是一种新事物。去年首次利率互换的登场,开始了国内利率互换的实践之路。本文不是依照一贯的从定价等理论方面研究这一工具,而是从利率互换的结构和常用定价出发,着重研究了利率互换在运用方面的基本思路和实际优点,并结合首笔互换分析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相关人员了解认识这一金融衍生工具,特别是希望能对互换的实际运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实际运用也才一年多,理论和实践资料有限,加之笔者水平之限,文章多有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0.9;F2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金融互换的起源和定义
    1.2 互换的原理
2. 利率互换
    2.1 利率互换的定义、结构和种类
    2.2 利率互换的定价
3. 利率互换的作用及实践运用的基本思路
    3.1 利率互换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3.2 利率互换在负债管理中的应用
    3.3 利率互换的价格发现功能
4. 利率互换在企业和银行的应用分析
    4.1 利率互换在企业中的应用
    4.2 利率互换对银行的管理意义
5. 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
    5.2 国开行与光大银行的利率互换实例分析
    5.3 利率互换业务的发展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钢;;浅谈SHIBOR运行及对货币市场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静;后危机时代下中国金融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志辉;人民币利率互换套利交易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0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60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