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折价之谜——基于大股东掏空与监管迎合的探索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献回顾
1. 股利折价与迎合理论
2. 大股东掏空的相关理论
3. 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大股东掏空与股利折价分析
2. 监管迎合与股利折价分析
三、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
2. 变量定义
3. 建立模型
四、实证检验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 大股东掏空与股利折价的回归分析
3. 监管迎合与股利折价的回归分析
4. 综合影响的回归分析
5. 进一步分析
6. 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李鑫;李孟顺;;现金股利迎合、再融资需求与企业投资——投资效率视角下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效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5年11期
2 李小荣;罗进辉;;媒体关注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3 顾小龙;李天钰;辛宇;;现金股利、控制权结构与股价崩溃风险[J];金融研究;2015年07期
4 任力;项露菁;;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5年05期
5 罗琦;李辉;;企业生命周期、股利决策与投资效率[J];经济评论;2015年02期
6 刘孟晖;高友才;;现金股利的异常派现、代理成本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01期
7 王国俊;王跃堂;;现金股利承诺制度与资源配置[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8 周冬华;赵玉洁;;半强制性分红政策与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J];会计研究;2014年09期
9 陈云玲;;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J];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10 魏志华;李茂良;李常青;;半强制分红政策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双汇发展的高派现:顾客效应还是财富转移?[J];生产力研究;2015年12期
2 薛誉华;张鹏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5年22期
3 陈艳;李鑫;李孟顺;;现金股利迎合、再融资需求与企业投资——投资效率视角下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效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5年11期
4 石宗辉;张敦力;;机构持股与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10期
5 李小荣;罗进辉;;媒体关注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6 谭伟荣;张超;;制度变迁、公司现金股利行为和投资行为研究[J];财会月刊;2015年24期
7 白雪莲;张俊瑞;刘彬;;地理距离能够影响基金持股的治理效应吗?——基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8 廖珂;;现金股利的“庞氏循环”——来自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现金股利以及投资活动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5年08期
9 王国俊;陈浩;;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影响国企分红吗?——基于“掠夺之手”视角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10 王国俊;陈浩;王跃堂;;现金股利承诺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强;赖黎;曾建光;;盈余管理方式与信贷资源配置[J];会计研究;2014年12期
2 魏志华;李茂良;李常青;;半强制分红政策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3 李焰;王琳;;媒体监督、声誉共同体与投资者保护[J];管理世界;2013年11期
4 江轩宇;;税收征管、税收激进与股价崩盘风险[J];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05期
5 江轩宇;伊志宏;;审计行业专长与股价崩盘风险[J];中国会计评论;2013年02期
6 于瑾;张婷;吕东锴;;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是在迎合投资者么——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3年02期
7 谢德仁;;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13年02期
8 李敏才;刘峰;;社会资本、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9 安青松;;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与趋势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11期
10 罗进辉;;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作用——双重代理成本视角[J];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鹏飞;董竹;;股利折价之谜——基于大股东掏空与监管迎合的探索[J];南开管理评论;2019年03期
2 刘树清;李文华;王泽淳;;股利政策比较分析[J];市场研究;2009年04期
3 田宝新;王建琼;;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研究综述[J];农村金融研究;2016年11期
4 张欣;;浅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5 张凤莲;西方国家股利政策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管见[J];财会月刊;2004年06期
6 唐建新,张宏华;试析佛山照明的股利政策[J];财会月刊;2003年01期
7 王海龙;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J];金融纵横;2003年02期
8 姚铮;袁禹治;;关于集团公司的股利政策决策[J];集团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9 金浩;试论公司的适度股利政策[J];上海会计;2002年07期
10 黄仕雄;谈谈股利政策的选择[J];财会通讯;199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娟娟;行为股利政策[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蓝发钦;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余亮;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股利政策治理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翁洪波;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武磊;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实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彭益;市场微观结构下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陈婷;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立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2 潘磊;我国上市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廖一泓;高股利政策对公司发展及其利益相关者影响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4 马俊杰;股利政策是否迎合了投资者的偏好[D];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
5 年军;论股份公司股利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吴哲栋;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股利生命周期特征[D];武汉大学;2017年
7 孙升;金字塔股权结构、股利政策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驰;CEO个人特征、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D];厦门大学;2018年
9 邱梦元;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波动[D];吉林大学;2018年
10 朱洪燕;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