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形成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0-11-09 13:06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储铜风波,无不透射出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巨大的潜在破坏性。基于虚拟理论、现代金融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认真剖析了其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本文可能开创性的从内在根源和外部成因两个角度阐述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比较系统地从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角度剖析了巴林银行事件中的种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建立企业风险意识文化的角度阐述防范也具有一定的新意。本文旨在引起我国有关各方关注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这一变化莫测的内源性风险,尽量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从而推进研究力度。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功能
1.3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信用风险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
2.1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
2.2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外部成因
第3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理论分析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信用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第4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案例分析
4.1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4.2 对巴林银行事件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第5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防范
5.1 提高市场参与者认识
5.2 加强市场制度建设
5.3 开发金融创新工具
5.4 加强宏观管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6475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功能
1.3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信用风险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
2.1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
2.2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外部成因
第3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理论分析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信用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第4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案例分析
4.1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4.2 对巴林银行事件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第5章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防范
5.1 提高市场参与者认识
5.2 加强市场制度建设
5.3 开发金融创新工具
5.4 加强宏观管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云;田娟;;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2 曲智超;信息不对称下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3 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1期
4 付巍;信息缺乏条件下的信用风险度量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05年09期
5 黄诗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及其防范——从中航油期权交易巨亏谈起[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鹏程;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J];南方金融;1999年12期
7 唐久红,唐岳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石晓军;试论我国信用风险的成因[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9 于瑞泽,冯淑健;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控制[J];经济师;2003年01期
10 徐立平;开放金融下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876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764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