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指期货套利应用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02:36
   自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首张股指期货合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股指期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在上海成立,中金所的成立揭开了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序幕。中金所于2006年10月30日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中金所于2月22日正式启动股指期货开户,4月8日我国股指期货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推出了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后,风险低收益率稳定的股指期货套利将会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因此,对于股指期货套利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前瞻意义。 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套利的基本概念以及股指期货的类型,股指期货套利主要有期限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结算日套利和阿尔法套利几种,股指期货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研究股指期货套利的关键在于如何对股指期货进行定价,本文第三部分首先简要的介绍了持有成本模型,并在持有成本模型的基础之上,详尽的分析了影响股指期货正确定价的各种因素,如借贷利率、交易成本、期货保证金等,推导出了股指期货无套利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并通过一个交易策略分析了跨期套利的原理,从而进一步得出跨期套利的模型。 在套利过程中需要构建现货组合来代替指数现货,本文在第四章就几种现货构建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货构建主要有完全复制法、优化复制法、分层抽样复制法、沪深300指数基金法和ETF组合法几种。完全复制法成本高,在实际中很少采用,优化复制法和分层抽样法能够实现对指数良好的跟踪效果,沪深300指数基金法由于交易机制问题不适合用来构建指数现货,ETF组合法跟踪误差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货构建方案。 本文第五部分利用沪深300指数的仿真交易数据,对股指期货套利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套利模型中所涉及到了各个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使之能够符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指期货合约在仿真交易期间存在着大量的套利机会,套利的收益率也很丰厚。 股指期货套利不是没有风险的,本文在第六部分结合“327国债期货事件”分析了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风险起源和风险类型,并从投资者、期货交易所和政府监管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利用的是日数据而不是高频数据、冲击成本的计算,以及风险的量化等。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0.91;F224
【部分图文】:

无套利,股指期货,合约,走势图


(FU一工F)列中小于零表示股指期货的价格大于无套利区间的上限,可以进行正向套利。图5.1反映了IF当月连续和无套利区间的走势图。图5.1:IF当月连续合约和股指期货无套利上下限走势图IF表示当月连续合约,FD表示无套利区间下限,FU表示无套利区间的上限(l)套利机会分析从图5.1图中可以发现在样本期间内,股指期货的价格经常游离于无套利区间之外,从附表1表也可以发现,产生套利的交易日共有185天,占总交易日的75.8%,说明仿真交易存在着大量的套利机会,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是没有这么多的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醒;;梅拉梅德的期货“潜泳”[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6期

2 覃海慧;;2007年股市10个热门词语[J];黄金时代;2008年01期

3 唐喜玲;;对套期保值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4 杨卫东;;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对冲策略探讨[J];上海国资;2011年07期

5 杨卫东;;股指期货如何规避定向增发风险[J];上海国资;2011年08期

6 金牛九段;;破解国际金融大鳄建仓成本[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0期

7 叶展;;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8 李栋;孙松;;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9 王喜宝;;关于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10 许祥军;;现阶段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新问题及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王沛英;股指期货与金融安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5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的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龙斌;基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彭艳;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吴明;股指期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德明;股指期货套利应用与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石娜;中国股指期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袁逸翊;股指期货对股市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彦宇;新华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宝;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敬东;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势在必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张欣瑶;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建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若贝;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及风险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玲;中国股指期货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0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80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