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5:14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切实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由此,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和制度安排,对基金相关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激励约束和规制引导,消除基金管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基金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确保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一致,就成为基金治理最现实的选择。这一方面需要通过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和相应的合约安排来加强基金内部治理,另一方面则需要健全有关法律,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发挥外部市场压力以完善基金外部治理。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部分,这一章首先对我国基金业近期出现的一些“基金黑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问题。随后对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最后就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现状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就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所需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首先在完全契约框架下就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和动态模型进行了阐述,随后讨论了防范串谋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最后讨论了在不完全契约框架下如何研究基金治理问题。第三章就借鉴国外信托性基金的成功模式及治理经验进行了讨论,根据信托性基金信托法律关...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问题研究


基金委托代理关系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同基金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李操纲,潘镇.  当代财经. 2003(03)
[2]不完全契约与独立董事作用的本质及有效性分析——从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论起[J]. 郭强,蒋东生.  管理世界. 2003(02)
[3]基金经理人激励机制解析[J]. 于宏凯.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1)
[4]公司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基本选择[J]. 王国刚.  财贸经济. 2002(10)
[5]防范串谋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研究[J]. 陈志俊,邹恒甫.  经济学动态. 2002(10)
[6]印度基金托管人制度[J]. 吴亮,吴昭晖.  证券市场导报. 2002(08)
[7]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J]. 王勇.  经济学动态. 2002(07)
[8]契约的不完全性与敲竹杠问题[J]. 贾明德,李灵燕.  经济学动态. 2002(07)
[9]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 鲁桐.  世界经济. 2002(06)
[10]论以受托委员会为核心的契约式基金治理[J]. 沈华珊.  证券市场导报. 2002(05)



本文编号:2915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15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