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
发布时间:2020-12-16 19:02
本文以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Stock Index Futures,简称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应股票现货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需求而产生。自20世纪80年代首个股指期货合约在美国诞生以来,尽管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发展历史,股指期货在世界范围的交易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增长,成为“20世纪最为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最近,伴随着中国是否要开设股指期货交易这个问题,关于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成为中国金融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论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等现代金融理论和学说,运用一般化条件异方差自回归模型(GARCH 模型)等计量分析模型和方法,对世界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股指期货及其现货研究样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包括美国标准普尔500(S&P 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及其指数期货、英国金融时报100(FT-SE 100)指数及其指数期货、日经225(NIKKEI 225)指数及其指数期货、中国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及其指数期货、韩国KOSPI200指数及其指数...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一览表
正文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课题
第三节 论文主要研究样本资料
第四节 论文的分析框架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的理论和研究回顾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增长
第二节 市场效率的含义
第三节 关于市场运行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四节 关于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三章 股指期货对信息效率的影响—模型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样本
第二节 研究模型和方法
第三节 股指期货对信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研究
第一节 运行效率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第二节 交易成本研究
第三节 波动性和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
第四节 透明性研究
第五节 股指期货的市场流动性效应分析
第六节 关于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小结
第五章 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的研究文献回顾
第一节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第二节 股指期货波动性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关于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第六章 股指期货对于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模型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波动性的计量
第二节 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指数波动性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GARCH模型的设计创新尝试和实证研究
第七章 股指期货模型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及其对于中国股指期货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二节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三节 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四节 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八章 中国股指期货课题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股指期货问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客观条件和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中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指数的设计研究
第五节 中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第六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问题的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屈文洲,吴世农. 经济研究. 2002(01)
[2]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 张亦春,周颖刚. 金融研究. 2001(03)
[3]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 梁宇峰,冯玉明. 证券市场导报. 2000(06)
[4]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 吴联生. 经济研究. 2000(04)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屈文洲. 经济研究. 2000(04)
[6]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可预测性[J]. 赵勇,朱武祥. 经济研究. 2000(04)
[7]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J]. 靳云汇,李学. 金融研究. 2000(01)
[8]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 经济研究. 2000(01)
[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 赵宇龙,王志台. 经济研究. 1999(09)
[10]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 陈信元,张田余. 经济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2920630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一览表
正文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课题
第三节 论文主要研究样本资料
第四节 论文的分析框架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的理论和研究回顾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增长
第二节 市场效率的含义
第三节 关于市场运行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四节 关于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三章 股指期货对信息效率的影响—模型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样本
第二节 研究模型和方法
第三节 股指期货对信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研究
第一节 运行效率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第二节 交易成本研究
第三节 波动性和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
第四节 透明性研究
第五节 股指期货的市场流动性效应分析
第六节 关于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小结
第五章 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的研究文献回顾
第一节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第二节 股指期货波动性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关于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第六章 股指期货对于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模型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波动性的计量
第二节 股指期货及其现货指数波动性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GARCH模型的设计创新尝试和实证研究
第七章 股指期货模型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及其对于中国股指期货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二节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三节 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四节 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研究的结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启示
第八章 中国股指期货课题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股指期货问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客观条件和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中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指数的设计研究
第五节 中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第六节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问题的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屈文洲,吴世农. 经济研究. 2002(01)
[2]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 张亦春,周颖刚. 金融研究. 2001(03)
[3]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 梁宇峰,冯玉明. 证券市场导报. 2000(06)
[4]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 吴联生. 经济研究. 2000(04)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屈文洲. 经济研究. 2000(04)
[6]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可预测性[J]. 赵勇,朱武祥. 经济研究. 2000(04)
[7]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J]. 靳云汇,李学. 金融研究. 2000(01)
[8]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 经济研究. 2000(01)
[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 赵宇龙,王志台. 经济研究. 1999(09)
[10]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 陈信元,张田余. 经济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2920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206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