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信用衍生品市场:理论及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21:40
  研究的主题是针对国内对信用衍生品市场不仅没有系统性理论研究,而且对其实务性的工具、技术也缺乏了解的状况,围绕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并力图用于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信用衍生品的金融效率是其存在发展的基础,正确理解信用衍生品的概念有助于认识其金融效率的层次性。微观金融效率是信用衍生品的需求要素,而中观、宏观金融效率则是其供给要素,并且政府在考虑是否提供信用衍生品制度时,主要考虑其宏观金融效率及其实现。具体而言,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金融市场效率、金融调控效率和金融监管效率都有重要影响。合理定价信用衍生品是其发挥金融效率的前提之一,定价信用衍生品必须首先考虑信用损失的计量范式、信用事件的违约范式、残值率的模型化方式和违约率均值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其次,还要确定具体的定价模型方式:结构化模型、强度模型或"杂合方式"。简要评介了信用衍生品基础模型、股票价值模型、信用价差模型、信用评级模型、篮子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模型。认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比认识其金融效率更为重要。要克服市场失灵,实现金融效率就必须加强监管,分析了发达国家对信用衍生品的监管...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用衍生品市场:理论及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相关结构对一篮子信用衍生品价格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含嵌入期权的债券定价方程的数值解法[J]. 于瑾.  改革. 2002(04)
[2]信贷衍生产品简介新型金融工具追踪[J]. 新行.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3)
[3]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J]. 田玲.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4]金融工程内蕴研究[J]. 王海燕,赵培标.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2)
[5]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认识[J]. 宋逢明.  国际金融研究. 2001(12)
[6]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困境及出路的探讨[J]. 胥良.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8(05)



本文编号:3061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61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