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21: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资产证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与此相对应,大量的、复杂的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国债期货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1977年8月22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这是国债期货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这一交易品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一个金融合约。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进行过国债期货交易的试点,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市场投机和价格操纵现象异常严重,导致国债期货交易经过两年多试点后被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暂停。9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逐渐成熟,探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合约设计是是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中长期国债期货作为国债期货的重点部分,其合约设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设计主要包括对标的资产、保证金水平、每日价格涨跌幅限制、持仓控制等条款的设计。一这些条款内容共同构筑了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的合约特征。...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设计概述
    第一节 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设计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国际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介绍
    第一节 美国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
    第二节 北美主要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
    第三节 欧洲各国主要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
    第四节 亚洲各国主要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
    本部分结论
第三章 中国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回顾
    第一节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交易
    第三节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交易
    第四节 其他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交易
第四章 中西方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标的资产
    第二节 保证金水平
    第三节 涨跌幅限制及持仓控制
    第四节 其他条款
    本部分小结
第五章 中国恢复中长期国债期货交易之合约设计
    第一节 标的国债设计思路
    第二节 保证金水平设计思路
    第三节 日涨跌幅跌幅限制和持仓控制
    第四节 其他条款设计思路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 叶永刚,黄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2]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略谈如何规范我国[J]. 庄严,潘中洋.  财金贸易. 1998(02)
[3]国债期货交易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与管理[J]. 许加银.  城市金融论坛. 1996(02)
[4]西方国家的国债期货市场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J]. 王自力.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1995(04)
[5]浅议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原因及其影响[J]. 魏能国.  四川金融. 1995(07)
[6]中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程回顾[J]. 蒋锦志.  证券市场导报. 1995(07)
[7]浅谈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J]. 刘冰,岳凯.  财贸经济. 1995(07)
[8]从国债期货暂停交易看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J]. 黄馨.  广东金融. 1995(07)
[9]国债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刘用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2)
[10]论国债期货[J]. 杨志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本文编号:3063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63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