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23 00:21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随后进入欧洲和亚洲,并逐步走向全球化,成为了资本市场有效的融资和投资工具。尽管在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目前还存在制度、法律等方面的约束,但我国也已进行过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践。在资产证券化越发成为焦点的背景下,本文对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证券)。本着对资产证券化定义的理解,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特征、优缺点、几个关键步骤及几种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应用,就其意义、可行性、可选模式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大胆提出了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发展的品种创新。最后结合资产证券化在国外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一、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二、资产证券化的优点
三、资产证券化的缺点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七个关键步骤
一、构建标的资产
二、组建特设交易机构
三、真实出售资产
四、信用增级
五、信用评级
六、发行证券
七、证券发行后的管理
第三节 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一、抵押支持证券
二、资产支持证券
第二章 国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欧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一、英国
二、法国
第三节 亚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
二、香港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一、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三、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消费
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五、资产证券化有利于资本的优化配置
六、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改善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七、为投资者提供较低风险的投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宏观环境及微观基础已具备
二、政策支持
三、资产质量和规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四、特设交易机构相关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五、我国已有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经验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银行业不良贷款证券化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三、外向型资产证券化
四、信托模式资产证券化
五、基础资产离岸证券化
六、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第四节 中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分析
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次不规范的实践案例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案例
第五节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品种创新——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
一、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简析
二、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基本结构模式——担保债务结构
三、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四、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五、对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实施证券化的建议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展望与研究结论
第一节 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
二、注重培育多方投资者
三、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性支持
四、证券化的税务减免
五、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
六、建立发达的金融体系
第二节 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3094759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一、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二、资产证券化的优点
三、资产证券化的缺点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七个关键步骤
一、构建标的资产
二、组建特设交易机构
三、真实出售资产
四、信用增级
五、信用评级
六、发行证券
七、证券发行后的管理
第三节 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一、抵押支持证券
二、资产支持证券
第二章 国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欧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一、英国
二、法国
第三节 亚洲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
二、香港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一、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三、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消费
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五、资产证券化有利于资本的优化配置
六、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改善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七、为投资者提供较低风险的投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宏观环境及微观基础已具备
二、政策支持
三、资产质量和规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四、特设交易机构相关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五、我国已有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经验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银行业不良贷款证券化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三、外向型资产证券化
四、信托模式资产证券化
五、基础资产离岸证券化
六、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第四节 中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分析
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次不规范的实践案例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案例
第五节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品种创新——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
一、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简析
二、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基本结构模式——担保债务结构
三、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四、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五、对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收入实施证券化的建议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展望与研究结论
第一节 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
二、注重培育多方投资者
三、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性支持
四、证券化的税务减免
五、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
六、建立发达的金融体系
第二节 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3094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0947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