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美德创业板市场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兼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1-04-27 03:45
  当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却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群体,并且为社会提供了7096以上的就业岗位。通过创业板市场,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是国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而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的国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的诚信意识、投资者的成熟度、市场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在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摸索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板市场及其法律制度。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本文作者在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德国新市场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逐项比对分析,将比较分析中获得的启示与我国新近推出的创业板市场的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创业板法律制度的建议,期望借此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这样一种写作思路,全文除导论部分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特征分析。本章首先理论性的分析了创业板市场的定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在起步、繁荣、调整、复苏四个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阶段性特征。之...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简要的评价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2.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创业板市场的缘起和发展
        2.1.1 创业板市场的缘起
        2.1.2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
    2.2 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2.3 法律制度的构建对于创业板市场的重要意义
3.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的基本法律制度
    3.1 纳斯达克的发行审核制度采用注册制
    3.2 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
    3.3 纳斯达克的交易制度采用做市商制度
    3.4 纳斯达克的监管制度注重"预防性监管"
    3.5 纳斯达克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严厉的处罚措施
    3.6 纳斯达克实行严格的退市制度
    3.7 纳斯达克的转板制度
4.德国新市场(NEUER MARKET)的基本法律制度
    4.1 德国新市场的发行审核制度采用注册制
    4.2 德国新市场的上市标准
    4.3 德国新市场的交易制度采用做市商制度
    4.4 德国新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
    4.5 德国新市场没有退市制度
    4.6 德国新市场没有转板制度
5. 美国与德国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5.1 比较
        5.1.1 上市标准
        5.1.2 发行审核制度
        5.1.3 证券交易制度
        5.1.4 市场退出机制
        5.1.5 证券监管机制
        5.1.6 转板机制
    5.2 启示
        5.2.1 上市标准必须符合创业板服务对象的特点
        5.2.2 注册制并非放任不管
        5.2.3 合理的交易制度是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5.2.4 制度存在的价值在于严格认真的执行
        5.2.5 退出机制是创业板市场质量的保证
6.我国创业板市场基本法律制度评析及其完善
    6.1 我国创业板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检视
        6.1.1 我国创业板市场历史发展的基本回顾
        6.1.2 发行审核制度
        6.1.3 保荐制度
        6.1.4 上市标准
        6.1.5 股份限售制度
        6.1.6 监管制度
        6.1.7 信息披露制度
        6.1.8 退市制度
        6.1.9 适当性管理制度
    6.2 现行制度存在问题之检讨
        6.2.1 政府干预市场,进行权力寻租
        6.2.2 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
        6.2.3 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漏洞
    6.3 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
        6.3.1 减少政府干预
        6.3.2 建立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
        6.3.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6.3.4 完善交易制度和交易监控机制
        6.3.5 强化对创业板的监管
        6.3.6 存量发行解决限售股流通问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分析[J]. 王玉英.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2]完善和构建我国风险投资法律的思考[J]. 陈群平.  法制与经济. 2006(06)
[3]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 刘义康.  工业技术经济. 2006(01)
[4]浅析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障碍及对策[J]. 林康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9)
[5]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 余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3)
[6]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法律障碍分析[J]. 白云.  特区经济. 2005(02)
[7]投资者保护与二板市场成败——美、德二板市场的经验与教训[J]. 田红勤.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01)
[8]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率的实证分析[J]. 陆建军.  华南金融研究. 2002(04)
[9]美国、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差异及原因分析[J]. 徐祥柱.  世界经济研究. 2002(02)
[10]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资本退出[J]. 戴国强,王国松.  财经研究. 2002(02)

硕士论文
[1]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思考[D]. 谢静.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中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IPO比较研究[D]. 孙君宏.河南大学 2007
[3]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 苏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论我国创业投资退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D]. 邱文捷.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2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62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