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6 07:22
指数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很短的时间。目前我国发展指数基金有3种可供选择的形式:封闭式形式、普通开放式形式和ETF形式。但封闭式或是开放式都存在缺陷:封闭式基金存在折溢价交易,管理成本较高,并容易产生指数跟追误差。开放式基金拟合指数难度较大,且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ETF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开放式指数基金,其独特的双重交易机制和灵活的交易方式,基本可以避免封闭式和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不足。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ETF是我国继续发展指数基金的较好选择。根据国外成功发展ETF的经验,ETF的发展应具有一定规模且规范透明的市场、相对完整独立的指数体系、相应的市场主体和市场需求,具有卖空机制和做市商制度。而ETF在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没有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极其缺乏、投资者教育欠缺。针对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的问题,应该着手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管理;解决上市会司的股权结构问题;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针对没有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的问题,建议允许做空和T+0回转交易。针对金融衍生工具极其缺乏的问题,应加...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ETF概况
2.1 ETF介绍
2.1.1 ETF的定义及特点
2.1.2 ETF的产生和发展
2.2 ETF的交易模式及优势分析
2.2.1 ETF的交易模式
2.2.2 ETF的优势分析
第三章 ETF是我国发展指数基金的较好选择
3.1 ETF全球发展状况
3.1.1 ETF在欧美的发展
3.1.2 ETF在亚太的发展
3.2 我国指数基金发展现状
3.3 ETF是我国发展指数基金的较好选择
3.4 ETF引入中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防范分析
第四章 ETF发展的条件
4.1 ETF发展的市场条件
4.1.1 具有一定规模且规范透明的市场
4.1.2 相对完整独立的指数体系
4.1.3 ETF的市场主体
4.1.4 ETF的市场需求
4.2 ETF发展的制度条件
4.2.1 卖空机制
4.2.2 做市商制度
第五章 ETF在我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
5.2 没有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
5.3 金融衍生工具极其缺乏
5.4 投资者教育欠缺
第六章 ETF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
6.1.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管理
6.1.2 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
6.1.3 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6.2 允许做空和T+0回转交易
6.3 加快推进ETF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
6.3.1 开办指数期货交易和指数期权交易
6.3.2 开发ETF系列产品
6.4 加强投资者教育
6.4.1 指数化投资理念的推广
6.4.2 ETF目标指数的介绍
6.4.3 ETF交易方式的介绍
第七章 ETF应用分析
7.1 上证50ETF产品介绍
7.2 ETF应用策略分析
7.2.1 ETF应用策略
7.2.2 ETF套利原理
7.2.3 ETF套利策略
7.3 ETF套利交易过程模拟分析
7.3.1 正向套利策略
7.3.2 反向套利策略
7.4 ETF套利交易实证分析
7.4.1 ETF套利空间分布
7.4.2 ETF套利成本估计
7.4.3 ETF套利实证分析结论
7.5 ETF与指数期货套利交易过程模拟分析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TF基金业交易方式的重大变革[J]. 袁锐. 中国投资. 2005(08)
[2]浅议ETF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其再认识[J]. 梅晓敏.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7)
[3]美国ETF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苗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4]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产品设计问题研究[J]. 汤弦. 金融研究. 2005(02)
[5]ETFS临近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J]. 王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1)
[6]ETF与LOF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J]. 陶莉. 浙江金融. 2005(02)
[7]ETFs的经验借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策分析[J]. 张晓明,翟微澜.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8]ETF路在何方——ETF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研究分析[J]. 孙伟,魏硕. 特区经济. 2004(11)
[9]ETFs发展展望[J]. 武志. 资本市场. 2004(08)
[10]ETFs的发展及其引入我国的积极意义[J]. 徐华云. 商业研究. 2004(07)
硕士论文
[1]ETFs投资机会研究[D]. 张永攀.广西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1504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ETF概况
2.1 ETF介绍
2.1.1 ETF的定义及特点
2.1.2 ETF的产生和发展
2.2 ETF的交易模式及优势分析
2.2.1 ETF的交易模式
2.2.2 ETF的优势分析
第三章 ETF是我国发展指数基金的较好选择
3.1 ETF全球发展状况
3.1.1 ETF在欧美的发展
3.1.2 ETF在亚太的发展
3.2 我国指数基金发展现状
3.3 ETF是我国发展指数基金的较好选择
3.4 ETF引入中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防范分析
第四章 ETF发展的条件
4.1 ETF发展的市场条件
4.1.1 具有一定规模且规范透明的市场
4.1.2 相对完整独立的指数体系
4.1.3 ETF的市场主体
4.1.4 ETF的市场需求
4.2 ETF发展的制度条件
4.2.1 卖空机制
4.2.2 做市商制度
第五章 ETF在我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
5.2 没有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
5.3 金融衍生工具极其缺乏
5.4 投资者教育欠缺
第六章 ETF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
6.1.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管理
6.1.2 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
6.1.3 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6.2 允许做空和T+0回转交易
6.3 加快推进ETF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
6.3.1 开办指数期货交易和指数期权交易
6.3.2 开发ETF系列产品
6.4 加强投资者教育
6.4.1 指数化投资理念的推广
6.4.2 ETF目标指数的介绍
6.4.3 ETF交易方式的介绍
第七章 ETF应用分析
7.1 上证50ETF产品介绍
7.2 ETF应用策略分析
7.2.1 ETF应用策略
7.2.2 ETF套利原理
7.2.3 ETF套利策略
7.3 ETF套利交易过程模拟分析
7.3.1 正向套利策略
7.3.2 反向套利策略
7.4 ETF套利交易实证分析
7.4.1 ETF套利空间分布
7.4.2 ETF套利成本估计
7.4.3 ETF套利实证分析结论
7.5 ETF与指数期货套利交易过程模拟分析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TF基金业交易方式的重大变革[J]. 袁锐. 中国投资. 2005(08)
[2]浅议ETF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其再认识[J]. 梅晓敏.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7)
[3]美国ETF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苗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4]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产品设计问题研究[J]. 汤弦. 金融研究. 2005(02)
[5]ETFS临近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J]. 王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01)
[6]ETF与LOF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J]. 陶莉. 浙江金融. 2005(02)
[7]ETFs的经验借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策分析[J]. 张晓明,翟微澜.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8]ETF路在何方——ETF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研究分析[J]. 孙伟,魏硕. 特区经济. 2004(11)
[9]ETFs发展展望[J]. 武志. 资本市场. 2004(08)
[10]ETFs的发展及其引入我国的积极意义[J]. 徐华云. 商业研究. 2004(07)
硕士论文
[1]ETFs投资机会研究[D]. 张永攀.广西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1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715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