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指数样条函数的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构造

发布时间:2021-06-14 09:42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构造是金融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中国的金融数据,探索适合国内债券市场特点的利率期限结构,不仅在金融工程研究中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本文综合现有的几种基于样条函数拟合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逐点删除的三次指数样条拟合算法。为提高拟合的准确性,构造适合中国债券市场特点的模型及进行相应的节点和参数选择,本文采用拟合程度较好的三次指数样条为基础模型,在具体样条节点个数和位置选择时采用了逐点删除方法,并基于指数样条中参数μ的经济含义,给出其交互式参数校正方案。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将逐点删除节点方法、交互式参数校正方案与三次指数样条模型相结合构造的新算法,在残差平方和的意义下,与相关算法比较其拟合精度是最佳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指数样条函数的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构造


从图中可看出μ=0.08时拟合效果最好,并且可体现起息日为未来无限远时

模型图,节点,节点对,模型


图 4. 2从图中可以看出,3 个节点对应的指数样条模型的 AIC 值最小,节点为( 5 年13 年,14 年),因此,我们选择节点为( 5 年,13 年,14 年)的指数样条模型此模型的节点参数估计值及相应的 t 统计量为表 4. 4参数1α2α3α估计值 3.4546 -4.8126 -5.5427T 统计量 28.5944 -39.8349 -45.8781在应用指数样条拟合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中通常选用(7 年,10 年)作为样条节点,为了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做比较,用节点为(7 年,10 年)指数样条函数和经节点逐点删除方法的指数样条函数对检验样本中的 8 支国债进行定价,并同当前价格进行比较拟合效果,基于(7 年,10 年)节点的指数样条模型的节

样条函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选择指数,拟合


图 4. 4选择指数样条函数作为拟合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原因是指数样条函数同三次样条函数相比,光滑性和拟合准确度更好,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用节点逐点删除方法选择三次样条节点,拟合利率期限结构,并用拟合的利率期限结构对检验样本定价,同节点删除方法的指数样条函数模型定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样,先设三次样条节点为(1 年,2 年,...,15 年),三次样条函数为( )( )( )( ) =+++=+++=+++=23233121111BtabtctdtBtabtctdtBtabtctdtBtmnnnnmiiiimni[ ][ ][ ]nniitmmtmmtm,,0,111 ∈∈∈(4-11需要满足约束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elson-Siegel模型的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预测[J]. 胡志强,王婷.  经济评论. 2009(06)
[2]利率期限结构估计研究——基于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分析[J]. 王学霖.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7)
[3]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项式样条函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J]. 白小莹,周荣喜,杨丰梅.  系统工程. 2009(07)
[4]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基于上交所国债的实证分析[J]. 高美馨.  企业导报. 2009(04)
[5]基于三次样条的利率期限结构估计中的节点选择[J]. 李熠熠,潘婉彬,缪柏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04)
[6]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最新研究述评[J]. 孙甜.  统计与决策. 2009(04)
[7]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平滑样条拟合改进研究[J]. 胡海鹏,方兆本.  管理科学学报. 2009(01)
[8]利率期限结构的B-样条校准法[J]. 刘永刚.  经济数学. 2009(01)
[9]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样条函数法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J]. 孙增献,程希骏,马利军,刘杰.  系统工程. 2008(11)
[10]利率期限结构指数样条模型实证研究[J]. 何启志,何建敏,陈珊珊.  管理科学. 2008(01)

博士论文
[1]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 唐革榕.厦门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估计与应用研究[D]. 张志刚.湖南大学 2008
[2]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D]. 王丹.中央财经大学 2008
[3]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D]. 杨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及短期利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姚志鹏.武汉理工大学 2006
[5]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再研究[D]. 许海霞.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9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229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