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基于环境敏感型与非环境敏感型企业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30 12:42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环境敏感型企业与非敏感型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和捐赠水平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并不能显著影响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慈善捐赠水平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环境敏感型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不能显著影响权益资本成本,但是慈善捐赠金额越多,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这说明,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并不认同企业的慈善捐赠,但对环境敏感型企业而言,更多的捐赠金额能给企业带来合法性形象,获得投资者青睐,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3)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文献综述与假设的提出
1. 慈善捐赠与权益资本成本
2. 环境敏感型企业的慈善捐赠与权益资本成本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 因变量:权益资本成本
(2) 自变量:慈善捐赠行为和捐赠水平
(3) 控制变量
三、 实证结果
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2. 回归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私营企业融资行为[J]. 王艺明,刘一鸣. 财政研究. 2018(06)
[2]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封之远,王旭程,封德台,胡滨. 会计之友. 2016(12)
[3]慈善捐赠、社会资本与企业价值——基于内在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J]. 谢获宝,陈宣,惠丽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产权性质、审计质量、产品类型与慈善捐赠——基于战略慈善观的分析[J]. 陈丽红,张龙平,叶馨. 审计研究. 2015(05)
[5]企业慈善捐赠与融资约束[J]. 彭镇,戴亦一. 当代财经. 2015(04)
[6]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J]. 李维安,王鹏程,徐业坤.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1)
[7]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了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 李姝,赵颖,童婧. 会计研究. 2013(09)
[8]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与评价——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检验[J]. 毛新述,叶康涛,张頔. 会计研究. 2012(11)
[9]“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J]. 高勇强,陈亚静,张云均. 管理世界. 2012(08)
[10]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 杨德明,赵璨. 经济研究. 2012(06)
本文编号:3415884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3)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文献综述与假设的提出
1. 慈善捐赠与权益资本成本
2. 环境敏感型企业的慈善捐赠与权益资本成本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 因变量:权益资本成本
(2) 自变量:慈善捐赠行为和捐赠水平
(3) 控制变量
三、 实证结果
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2. 回归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私营企业融资行为[J]. 王艺明,刘一鸣. 财政研究. 2018(06)
[2]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封之远,王旭程,封德台,胡滨. 会计之友. 2016(12)
[3]慈善捐赠、社会资本与企业价值——基于内在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J]. 谢获宝,陈宣,惠丽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产权性质、审计质量、产品类型与慈善捐赠——基于战略慈善观的分析[J]. 陈丽红,张龙平,叶馨. 审计研究. 2015(05)
[5]企业慈善捐赠与融资约束[J]. 彭镇,戴亦一. 当代财经. 2015(04)
[6]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J]. 李维安,王鹏程,徐业坤.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1)
[7]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了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 李姝,赵颖,童婧. 会计研究. 2013(09)
[8]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与评价——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检验[J]. 毛新述,叶康涛,张頔. 会计研究. 2012(11)
[9]“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J]. 高勇强,陈亚静,张云均. 管理世界. 2012(08)
[10]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 杨德明,赵璨. 经济研究. 2012(06)
本文编号:3415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41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