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场外交易市场构建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02 03:01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各发达资本市场十分重视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逐渐认识到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08年3月17日,国务院批准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落户天津是健全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是对主板、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有益补充,体现了我国对广大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根据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一般理论,参考国际上各成熟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构建场外交易市场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各成熟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比较分析和对我国曾存在的场外市场的历史进程的分析,为场外交易市场的国际经验勾勒出一个宏观轮廓,即:(1)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场外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最初级的形态,其发展也要符合内在的客观规律。(2)从各成熟证券市场历史演变形态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场外交易市场构建分析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结构

资本市场体系,英国


图 2-2 英国资本市场体系2.2.1 英国 AIM 市场英国 AIM 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s Market)也称另类投资市场,创建于 1995年,专门为小规模、新成立和成长型的公司服务,附属于伦敦证券交易所(LES),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AIM 的交易通过另类交易服务(AEAT PLUS)进行交易,实行做市商制度和竞争性报价制度,允许一个或多个做市商在一天之内就某一股票报价。AIM 具有单独的管理队伍、规章制度和交易规则。AIM 最大的特点是上市条件较为宽松,低于大多数国家的创业板市场。AIM 的上市公司中,80%的公司为市值低于 3000 万英镑的中小企业,但也包含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AIM 的服务对象行业分布广泛,包括高科技公司、制造业、金融业、消费品和第三产业公司。产业布局包含 9 大类、39 个行业板块、104 个分板块,呈多元化格局。AIM 自推出以来,已成功培育出一批核心企业,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做市商,交易模式,合型,场外交易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目前,国际上各主要场外交易市场都采用做市商制度或混合型做市商交易制度。表 2-8 世界各主要场外交易市场市场制度比较交易方式 各国场外交易市场竞价交易制度 法国新市场、德国新市场、KOSDAQ、KOTCBB、SESDAQ、做事商交易制度 EASDAQ、台湾兴柜市场混合型交易制度 NASDAQ、OTCBB、Pink Sheet、AIM、JASDAQ2.5.3 其他制度启示如前所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背景、发展思路、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多个性化空间,但是在其制度化建设上,如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披露制度、转板制度等等方面存在较为广泛的共性。这里简要归纳总结了国际上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交所统一制度下的双层递进式市场结构——全国性场外市场网络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 钟冠华,董瑞华.  产权导刊. 2010(02)
[2]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J]. 李燕.  经济问题探索. 2009(10)
[3]中国大陆与亚洲新兴OTC市场动态比较[J]. 张元萍,张蓓.  亚太经济. 2009(04)
[4]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李学峰,秦庆刚,解学成.  学习与实践. 2009(06)
[5]我国OTC市场的功能设计和市场定位[J]. 杜玉鹏,赵息.  投资研究. 2009(03)
[6]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建构——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 陈岱松.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4)
[7]场外交易市场的作用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J]. 王勇,陈达,关忠良.  北方经济. 2008(10)
[8]探索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思路[J]. 齐国宝.  经济师. 2008(05)
[9]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 马达.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02)
[10]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马达.  经济师. 2008(01)

硕士论文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国际启示[D]. 李亚非.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27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527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