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5:03
在西方微观金融理论界,有效市场理论近年来遇到了实践检验方面的严重挑战。这种挑战推动了另一种金融理论范式的产生和兴旺,那就是“行为金融理论”。由于有效市场理论(EMH)的前提是投资者的完全理性,因此它有时也称为“理性范式”,而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提是投资者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趋向成熟。但是,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异常现象,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存在着非理性的现象。由于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不能照搬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而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出发,对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决策行为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很有意义。 论文以投资者代表性和保守性偏差现象为切入点,运用金融学、心理学、系统工程学、统计学等多种系统分析理论,结合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决策行为,并针对证券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首先回顾了有效市场和行为金融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有限理性理论、投资者投资行为异象等,这些理...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理论
2.1 有效市场理论
2.1.1 有效市场理论的概念
2.1.2 有效市场假设的形式
2.2 行为金融理论
2.2.1 金融理论关于“投资人”的定性
2.2.2 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分析
2.2.3 基于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投资策略
2.3 投资者投资行为异象
2.3.1 投资者资产选择行为异象
2.3.2 投资者交易行为异象
2.3.3 投资者买卖决策行为异象
第3章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3.1 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1.1 单一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1.2 多条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2 代表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3.3 保守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第4章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1 假设的提出
4.2 模型与方法的选择
4.2.1 主要指标的计算
4.2.2 形成期和检验期的划分
4.3 样本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4.3.1 样本数据的选择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流程
4.4 代表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4.1 投资组合的构建
4.4.2 实证结果
4.5 保守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5.1 投资组合的构建
4.5.2 实证结果
4.6 实证检验的局限性
第5章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5.1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金融学解释—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5.1.1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概念
5.1.2 行为金融理论对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行为模型的探讨
5.2 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5.3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六种非理性心理研究[J]. 董梁. 现代管理科学. 2003(11)
[2]我国证券市场回报率过度反应的实证分析[J]. 邹小芃. 经济科学. 2003(04)
[3]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 经济研究. 2002(11)
[4]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J]. 杨胜刚. 经济评论. 2002(04)
[5]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 赵学军,王永宏. 金融研究. 2001(07)
[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J]. 施东晖. 证券市场导报. 2000(07)
[7]股民股票投资成败归因内容与特征的研究[J]. 赵云飞,戴忠恒. 心理科学. 1995(06)
[8]上海股民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研究[J]. 彭星辉,汪晓虹. 心理科学. 1995(02)
本文编号:3631048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理论
2.1 有效市场理论
2.1.1 有效市场理论的概念
2.1.2 有效市场假设的形式
2.2 行为金融理论
2.2.1 金融理论关于“投资人”的定性
2.2.2 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分析
2.2.3 基于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投资策略
2.3 投资者投资行为异象
2.3.1 投资者资产选择行为异象
2.3.2 投资者交易行为异象
2.3.3 投资者买卖决策行为异象
第3章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3.1 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1.1 单一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1.2 多条静态信息的贝叶斯学习
3.2 代表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3.3 保守性偏差的理论模型
第4章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1 假设的提出
4.2 模型与方法的选择
4.2.1 主要指标的计算
4.2.2 形成期和检验期的划分
4.3 样本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4.3.1 样本数据的选择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流程
4.4 代表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4.1 投资组合的构建
4.4.2 实证结果
4.5 保守性偏差的实证研究
4.5.1 投资组合的构建
4.5.2 实证结果
4.6 实证检验的局限性
第5章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5.1 代表性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金融学解释—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5.1.1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概念
5.1.2 行为金融理论对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行为模型的探讨
5.2 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5.3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六种非理性心理研究[J]. 董梁. 现代管理科学. 2003(11)
[2]我国证券市场回报率过度反应的实证分析[J]. 邹小芃. 经济科学. 2003(04)
[3]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 经济研究. 2002(11)
[4]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J]. 杨胜刚. 经济评论. 2002(04)
[5]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 赵学军,王永宏. 金融研究. 2001(07)
[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J]. 施东晖. 证券市场导报. 2000(07)
[7]股民股票投资成败归因内容与特征的研究[J]. 赵云飞,戴忠恒. 心理科学. 1995(06)
[8]上海股民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研究[J]. 彭星辉,汪晓虹. 心理科学. 1995(02)
本文编号:3631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3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