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票流通权定价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20:46
中国股市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存在着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票的股权分置结构,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约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本文首先对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十五年的股权结构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在股权分置下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制度性缺陷。然后基于流动性溢价理论引出了非流通股折价的原因以及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支付的依据。通过比较理论对价测算值与实际对价的值,发现理论公式计算的均衡对价与实际对价并不相符。 因此,接下来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思路与有关成果的基础上用动态博弈的思想建立了对价博弈模型,试图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均衡对价的形成。结果表明在分类表决中能够保证双方利益均不受损的对价方案将是博弈双方的理性选择,谈判越不容易达成一致、非流通股比例越大,流通股股东得到的对价越多。 ...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股票流动性溢价的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
1.6 本文创新点
2 流动性和流动性溢价
2.1 流动性和流动性溢价的概念及含义
2.2 流动性偏好理论
2.2.1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2.2.2 托宾理论在股票市场中的效应
2.2.3 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2.3 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2.4 流动性与机会成本
2.5 非流通股折价的经济学解释
2.6 本章小结
3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状况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股权结构
3.2 各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分析
3.3 不同市值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分析
3.4 股权分置下我国股票市场功能的缺陷
3.4.1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缺陷
3.4.2 我国股票市场定价功能的缺陷
3.4.3 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缺陷
3.5 本章结论
4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测算的理论分析
4.1 对价与流动性溢价的关系
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设计的原则
4.3 测算对价的理论公式
4.3.1 公司总市值不变法
4.3.2 合理市盈率法
4.3.3 超额发行市盈率法
4.4 理论对价与实际对价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方案的博弈分析
5.1 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参数设定
5.2 股权分置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
5.3 对价博弈模型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流动性与对价的影响关系实证分析
6.1 SILBER 关于限制性股票价值折扣实证研究简介
6.2 基本观点和假设的提出
6.3 样本数据分析
6.4 实证检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理性市场、政府干预与股改对价博弈[J]. 肖正根. 经济评论. 2006(04)
[2]股权分置改革中如何确定对价——从流动性限制成本角度的分析[J]. 任婕茹. 金融与经济. 2006(04)
[3]股权分置改革与流动性定价问题研究[J]. 朱小平,暴冰,杨妍. 会计研究. 2006(02)
[4]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研究[J]. 瞿卫东,姜诚.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01)
[5]当前股改方案对价水平分析[J]. 史春沛,邓幼强. 经济师. 2006(01)
[6]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解析[J].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 财经科学. 2006(01)
[7]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问题的理论分析[J]. 杨建平,李晓莉.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6)
[8]“重复博弈”与股改思路的调整[J]. 黄海懿. 新财经. 2005(12)
[9]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理性[J]. 唐国正,熊德华,巫和懋. 金融研究. 2005(09)
[10]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的对价分析[J]. 魏建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8)
本文编号:3681592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股票流动性溢价的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
1.6 本文创新点
2 流动性和流动性溢价
2.1 流动性和流动性溢价的概念及含义
2.2 流动性偏好理论
2.2.1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2.2.2 托宾理论在股票市场中的效应
2.2.3 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2.3 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2.4 流动性与机会成本
2.5 非流通股折价的经济学解释
2.6 本章小结
3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状况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股权结构
3.2 各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分析
3.3 不同市值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分析
3.4 股权分置下我国股票市场功能的缺陷
3.4.1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缺陷
3.4.2 我国股票市场定价功能的缺陷
3.4.3 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缺陷
3.5 本章结论
4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测算的理论分析
4.1 对价与流动性溢价的关系
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设计的原则
4.3 测算对价的理论公式
4.3.1 公司总市值不变法
4.3.2 合理市盈率法
4.3.3 超额发行市盈率法
4.4 理论对价与实际对价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方案的博弈分析
5.1 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参数设定
5.2 股权分置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
5.3 对价博弈模型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流动性与对价的影响关系实证分析
6.1 SILBER 关于限制性股票价值折扣实证研究简介
6.2 基本观点和假设的提出
6.3 样本数据分析
6.4 实证检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理性市场、政府干预与股改对价博弈[J]. 肖正根. 经济评论. 2006(04)
[2]股权分置改革中如何确定对价——从流动性限制成本角度的分析[J]. 任婕茹. 金融与经济. 2006(04)
[3]股权分置改革与流动性定价问题研究[J]. 朱小平,暴冰,杨妍. 会计研究. 2006(02)
[4]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研究[J]. 瞿卫东,姜诚.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01)
[5]当前股改方案对价水平分析[J]. 史春沛,邓幼强. 经济师. 2006(01)
[6]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解析[J].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 财经科学. 2006(01)
[7]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问题的理论分析[J]. 杨建平,李晓莉.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06)
[8]“重复博弈”与股改思路的调整[J]. 黄海懿. 新财经. 2005(12)
[9]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理性[J]. 唐国正,熊德华,巫和懋. 金融研究. 2005(09)
[10]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的对价分析[J]. 魏建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8)
本文编号:368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8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