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巨灾补偿基金的财产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7:01
如何应对巨灾风险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从灾前的预测、防范到灾后的救援、重建,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已相继建立起了适合其国情的应对巨灾举措。我国是一个巨灾频繁发生的大国,仅在2008年一年当中,就先后经历了雪灾、汶川特大地震、暴雨等灾难,其所带来的损失令人震惊。但是,面对这些巨灾,我国却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财政援助和社会捐赠,相对于损失程度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本文在将当前主要的救灾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保险市场不发达、救灾体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应该设立一种新的应对巨灾风险工具——巨灾补偿基金。该基金通过政府出资建立、投资,并筹集社会资金,以资本市场来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而这样一个全新的金融工具,资金来源何处;如何处理好各部分资金的权、责、利关系;在融资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构成了本文所要重点探讨的对象,即巨灾补偿基金的财产组织研究。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前言,主要阐述目前全球巨灾发生情况及建立巨灾补偿基金的设想,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第二章比较了世界上现有的主要巨灾救助方式及他们的财产组织情况,在此基础上...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巨灾发生情况及特点
1.1.2 我国巨灾管理状况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理论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2. 现有巨灾救助方式及巨灾补偿基金概述
2.1 现有巨灾救助方式及财产组织情况
2.1.1 财政救助及税收支持
2.1.2 国际援助
2.1.3 巨灾保险
2.1.4 巨灾金融(衍生)工具融资
2.2 巨灾补偿基金概况
3. 巨灾补偿基金资金需求的特征
3.1 救灾资金需求特征
3.1.1 巨额性
3.1.2 突发性
3.1.3 救援对象分散
3.1.4 难以预估
3.2 巨灾补偿基金性质
3.3 巨灾补偿基金资金需求特征
3.3.1 来源广泛性
3.3.2 融资低成本性
3.3.3 资金稳定性
4. 巨灾补偿基金财产组织原则
4.1 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分离原则
4.2 资金平等原则
4.3 谁出资谁受益原则
4.4 专款专用原则
5. 巨灾补偿基金政府资金来源
5.1 政府专项拨款
5.1.1 专项拨款概述
5.1.2 政府专项拨款巨灾补偿基金的意义及用途
5.2 巨灾救助年度拨款
5.3 政府特别税收或收费
5.3.1 特别税收政策概述
5.3.2 巨灾补偿基金的税收优惠——税收减免
5.3.3 巨灾补偿基金的税收优惠
5.3.4 财产巨灾附加税
5.4 政府代收的国际援助与国内捐赠
5.5 政府资金稳定性比较
5.6 巨灾补偿基金中政府专项拨款的资金成本
6. 巨灾补偿基金的社会资金来源
6.1 基金发行
6.1.1 巨灾补偿基金发行基金份额的意义
6.1.2 巨灾补偿基金份额的特点
6.1.3 基金发行筹集资金用途
6.2 巨灾债券融资
6.3 非政府接受的捐赠
6.4 基金盈余和积累
6.4.1 基金的收益与费用
6.4.2 基金净收益的分配
6.5 银行信贷
6.6 政府账户的补偿划拨
6.7 商业资金的稳定性
6.8 巨灾补偿基金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间的关系
6.8.1 早期的主辅关系
6.8.2 发展时期借国资信用,促进社会资金扩张的关系
6.8.3 成熟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7. 巨灾补偿基金的融资管理
7.1 期限管理
7.2 成本管理
7.3 融资风险管理
7.4 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 胡佳.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05)
[2]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J]. 耿元芬. 管理观察. 2009(06)
[3]从汶川地震看国际援助[J]. 杨亚清,李玉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01)
[4]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税收问题探讨[J]. 杨浩波,车杨,罗林.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11)
[5]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初探[J]. 王博,孟生旺.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0)
[6]美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启示[J]. 沈蕾.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9)
[7]巨灾风险证券化:国际经验和启示[J]. 占云生.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3)
[8]发展我国巨灾债券的思考[J]. 李杰辉.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9]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研究[J]. 吕志勇,张良.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04)
[10]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J]. 潘锐,娄亚萍. 和平与发展. 2008(03)
本文编号:3682040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巨灾发生情况及特点
1.1.2 我国巨灾管理状况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理论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2. 现有巨灾救助方式及巨灾补偿基金概述
2.1 现有巨灾救助方式及财产组织情况
2.1.1 财政救助及税收支持
2.1.2 国际援助
2.1.3 巨灾保险
2.1.4 巨灾金融(衍生)工具融资
2.2 巨灾补偿基金概况
3. 巨灾补偿基金资金需求的特征
3.1 救灾资金需求特征
3.1.1 巨额性
3.1.2 突发性
3.1.3 救援对象分散
3.1.4 难以预估
3.2 巨灾补偿基金性质
3.3 巨灾补偿基金资金需求特征
3.3.1 来源广泛性
3.3.2 融资低成本性
3.3.3 资金稳定性
4. 巨灾补偿基金财产组织原则
4.1 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分离原则
4.2 资金平等原则
4.3 谁出资谁受益原则
4.4 专款专用原则
5. 巨灾补偿基金政府资金来源
5.1 政府专项拨款
5.1.1 专项拨款概述
5.1.2 政府专项拨款巨灾补偿基金的意义及用途
5.2 巨灾救助年度拨款
5.3 政府特别税收或收费
5.3.1 特别税收政策概述
5.3.2 巨灾补偿基金的税收优惠——税收减免
5.3.3 巨灾补偿基金的税收优惠
5.3.4 财产巨灾附加税
5.4 政府代收的国际援助与国内捐赠
5.5 政府资金稳定性比较
5.6 巨灾补偿基金中政府专项拨款的资金成本
6. 巨灾补偿基金的社会资金来源
6.1 基金发行
6.1.1 巨灾补偿基金发行基金份额的意义
6.1.2 巨灾补偿基金份额的特点
6.1.3 基金发行筹集资金用途
6.2 巨灾债券融资
6.3 非政府接受的捐赠
6.4 基金盈余和积累
6.4.1 基金的收益与费用
6.4.2 基金净收益的分配
6.5 银行信贷
6.6 政府账户的补偿划拨
6.7 商业资金的稳定性
6.8 巨灾补偿基金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间的关系
6.8.1 早期的主辅关系
6.8.2 发展时期借国资信用,促进社会资金扩张的关系
6.8.3 成熟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7. 巨灾补偿基金的融资管理
7.1 期限管理
7.2 成本管理
7.3 融资风险管理
7.4 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 胡佳.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05)
[2]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J]. 耿元芬. 管理观察. 2009(06)
[3]从汶川地震看国际援助[J]. 杨亚清,李玉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01)
[4]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税收问题探讨[J]. 杨浩波,车杨,罗林.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11)
[5]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初探[J]. 王博,孟生旺.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0)
[6]美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启示[J]. 沈蕾.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9)
[7]巨灾风险证券化:国际经验和启示[J]. 占云生.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3)
[8]发展我国巨灾债券的思考[J]. 李杰辉.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9]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研究[J]. 吕志勇,张良.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04)
[10]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J]. 潘锐,娄亚萍. 和平与发展. 2008(03)
本文编号:3682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8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