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08:21
2003年底,随着TCL集团和武钢股份整体上市的成功操作,不少国有大集团公司都认为整体上市是在目前股改的历史背景下,上市公司解决历史问题、整合控股集团资源的重要途径,纷纷表示了希望实现整体上市的愿望。由此,“整体上市”迅速成为股市的一个热门炒作题材,并形成了相应的概念板块。 本论文以全流通背景下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为基本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企业兼并收购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对资产重组的介绍,由此引出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含义。 然后,分别对三种整体上市基本模式,即换股IPO、增发收购及并壳上市模式加以介绍,并从方案实施的效率、操作的难易和对原来壳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对这些模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适宜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应当具备的一些条件:如较优的资产质量、清晰的股权结构、符合上市法规等。 论文的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了集团公司希望进行整体上市操作的动因,给出了理论的解释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分析了他们偏好股权融资的深层原因。由于我国集团公司经营能力的有限,限制了他们的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的角度,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融资成本的失衡、市场的弱有效以...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企业兼并收购理论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2.1 企业兼并收购理论
2.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含义
2.3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及其比较
2.3.1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模式
2.3.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比较
2.4 适宜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特质分析
2.4.1 符合上市政策法规要求
2.4.2 拥有质量较好的集团资产
2.4.3 相对简单的股权关系
2.4.4 产业关联性
2.4.5 关联交易
第3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3.1 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动因的理论解释
3.1.1 市场竞争优势理论
3.1.2 效率差异化理论
3.1.3 规模经济理论
3.1.4 企业边界理论
3.2 我国股市整体上市的发展阶段
3.3 我国集团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3.3.1 经营能力有限,限制内源融资
3.3.2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3.3.3 市场的弱有效与投资者的非理性
3.3.4 融资成本的失衡
3.3.5 市场政策导向
第4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影响分析
4.1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对企业的影响
4.1.1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4.1.2 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4.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4.2.1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
4.2.2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消极影响
第5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具体案例解析
5.1 案例综述
5.1.1 上港集团简介
5.1.2 G上港公司简介
5.1.3 整体上市方案介绍
5.1.4 整体上市图示说明
5.1.5 关于上港集团股票定价及折股比例的讨论
5.1.6 上港集团股价走势
5.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应分析
5.2.1 整体上市方案解读
5.2.2 对上港集团的影响
5.2.3 对 G上港的影响
第6章 各方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集团公司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1 关于资产重组
6.1.2 关于流通股股东表决认同制度
6.1.3 关于对关联交易的审计与披露
6.2 监管机构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2.1 考虑市场扩容的压力
6.2.2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及改进思路初探
7.3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市场动向与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港集团合并前后股本结构
附录 B 上港集团2006年度合并盈利预测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流通下控股集团整体上市解析[J]. 李颖俊,黄茂,林聪. 财务与会计. 2006(16)
[2]全流通:整体上市风暴[J]. 刘志勇. 资本市场. 2006(08)
[3]在“整体上市”中寻找套利机会[J]. 蔡大贵,李先明. 卓越理财. 2006(07)
[4]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模式的创新——浅谈整体上市[J]. 罗亚斌. 特区经济. 2005(10)
[5]对整体上市模式的几点质疑[J]. 刘嫦.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2)
[6]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研究[J]. 许奇挺. 技术经济. 2005(02)
[7]上市公司缘何频频分拆上市[J]. 秦耀林 ,胡开春. 新财经. 2005(01)
[8]整体上市不宜大力推广[J]. 吕爱兵 ,杨君华. 数字财富. 2004(11)
[9]“整体上市”的方式比较[J]. 邓晓卓.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5)
[10]武钢股份·整体上市·真实与公允的财务报告?[J]. 吴慧敏. 审计与理财. 2004(06)
硕士论文
[1]整体上市选择下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及案例分析[D]. 甘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07912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企业兼并收购理论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2.1 企业兼并收购理论
2.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含义
2.3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及其比较
2.3.1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模式
2.3.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比较
2.4 适宜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特质分析
2.4.1 符合上市政策法规要求
2.4.2 拥有质量较好的集团资产
2.4.3 相对简单的股权关系
2.4.4 产业关联性
2.4.5 关联交易
第3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3.1 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动因的理论解释
3.1.1 市场竞争优势理论
3.1.2 效率差异化理论
3.1.3 规模经济理论
3.1.4 企业边界理论
3.2 我国股市整体上市的发展阶段
3.3 我国集团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3.3.1 经营能力有限,限制内源融资
3.3.2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3.3.3 市场的弱有效与投资者的非理性
3.3.4 融资成本的失衡
3.3.5 市场政策导向
第4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影响分析
4.1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对企业的影响
4.1.1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4.1.2 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4.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4.2.1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
4.2.2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消极影响
第5章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具体案例解析
5.1 案例综述
5.1.1 上港集团简介
5.1.2 G上港公司简介
5.1.3 整体上市方案介绍
5.1.4 整体上市图示说明
5.1.5 关于上港集团股票定价及折股比例的讨论
5.1.6 上港集团股价走势
5.2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应分析
5.2.1 整体上市方案解读
5.2.2 对上港集团的影响
5.2.3 对 G上港的影响
第6章 各方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集团公司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1 关于资产重组
6.1.2 关于流通股股东表决认同制度
6.1.3 关于对关联交易的审计与披露
6.2 监管机构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2.1 考虑市场扩容的压力
6.2.2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及改进思路初探
7.3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市场动向与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港集团合并前后股本结构
附录 B 上港集团2006年度合并盈利预测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流通下控股集团整体上市解析[J]. 李颖俊,黄茂,林聪. 财务与会计. 2006(16)
[2]全流通:整体上市风暴[J]. 刘志勇. 资本市场. 2006(08)
[3]在“整体上市”中寻找套利机会[J]. 蔡大贵,李先明. 卓越理财. 2006(07)
[4]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模式的创新——浅谈整体上市[J]. 罗亚斌. 特区经济. 2005(10)
[5]对整体上市模式的几点质疑[J]. 刘嫦.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2)
[6]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研究[J]. 许奇挺. 技术经济. 2005(02)
[7]上市公司缘何频频分拆上市[J]. 秦耀林 ,胡开春. 新财经. 2005(01)
[8]整体上市不宜大力推广[J]. 吕爱兵 ,杨君华. 数字财富. 2004(11)
[9]“整体上市”的方式比较[J]. 邓晓卓.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5)
[10]武钢股份·整体上市·真实与公允的财务报告?[J]. 吴慧敏. 审计与理财. 2004(06)
硕士论文
[1]整体上市选择下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及案例分析[D]. 甘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07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70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