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7 04:30
西方学术界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企业债券和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称为信用价差。信用价差的研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是比较前沿的课题,同时研究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信用价差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套利、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品定价中,尤其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使得信用价差的计算更加便捷、精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其中尤以企业债的发展最为缓慢,所以更谈不上以此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品发展。基于此,信用价差这一课题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已有研究要么是对国外研究成果在基于国内现状下进行阐述,要么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的实证研究,自身所创新的东西则很少。但随着我国企业债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并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国际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将会进一步凸显信用价差研究的现实意义。 现实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信用价差模型,一种是结构化模型,另一种是简化模型。其中结构化模型利于解释,而简化模型则利于预测。除此之外,还有因子模型。本文则是基于简化模型对信用价差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而所有基于简化模型对信用价差的实证研究...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2. 中国债券市场深度分析
2.1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2.2 中国信用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中国信用债市场近期政策走向
3. 信用价差模型
3.1 结构化模型下的信用价差模型
3.2 简化模型下的信用价差模型
3.3 信用价差因子模型
3.3.1 常见宏观经济因素
3.3.2 企业个体性因素
3.3.3 流动性因素
4. 信用价差期限结构拟合
4.1 信用价差分类
4.2 动态信用利差拟合
4.2.1 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拟合
4.2.2 信用价差的联合估计
4.2.3 线性利差模型的验证
5. 信用价差预测模型
5.1 理论研究
5.2 实证研究
5.2.1 数据、方法及模型
5.2.2 基于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的信用价差预测
5.2.3 基于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的信用价差预测
5.2.4 基于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和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的联合预测
5.2.5 模型修正与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拟合无风险利率曲线的国债信息
附录2 SAS代码
后记
致谢
本文编号:3802873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2. 中国债券市场深度分析
2.1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2.2 中国信用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中国信用债市场近期政策走向
3. 信用价差模型
3.1 结构化模型下的信用价差模型
3.2 简化模型下的信用价差模型
3.3 信用价差因子模型
3.3.1 常见宏观经济因素
3.3.2 企业个体性因素
3.3.3 流动性因素
4. 信用价差期限结构拟合
4.1 信用价差分类
4.2 动态信用利差拟合
4.2.1 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拟合
4.2.2 信用价差的联合估计
4.2.3 线性利差模型的验证
5. 信用价差预测模型
5.1 理论研究
5.2 实证研究
5.2.1 数据、方法及模型
5.2.2 基于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的信用价差预测
5.2.3 基于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的信用价差预测
5.2.4 基于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和信用价差期限结构的联合预测
5.2.5 模型修正与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拟合无风险利率曲线的国债信息
附录2 SAS代码
后记
致谢
本文编号:3802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028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