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8 19:38
十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实质性控制权转移将成为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主流,然而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并购绩效研究却严重缺失,为此揭示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并购绩效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绩效驱动因素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然后构建了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绩效评价模型。在绩效评价方法上,本文从企业而非股东的角度来评价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因而选用了财务指标评价法。在指标体系设置上,本文针对传统的财务综合能力指标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并购绩效的缺陷,引入了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绩效驱动指标。在综合评价方法上,本文依据本研究样本数量多、指标相关性大的特点,选用了更为科学客观的因子分析法。 应用并购绩效评价模型,本文以2002年发生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以往并购绩效研究的缺陷,本文加大了考察期并设定了严格的样本筛选标准。通过应用由SPSS统计工具运算得到的样本综合评价值,本文综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样本配对T检验对样本并购前后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以往并购绩效研...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国内控制权转移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本文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驱动因素分析
2.1 经营协同效应
2.1.1 生产协同效应
2.1.2 营销协同效应
2.2 管理协同效应
2.3 财务协同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1 财务综合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3.1.2 绩效驱动指标体系设计
3.2 综合评价函数的理论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4.3.1 数据初始处理
4.3.2 因子分析的适当性检验
4.3.3 综合评价函数的求解
4.3.4 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4.4 总体样本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
4.5 分类样本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
4.5.1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绩效分析
4.5.2 ST与非ST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4.5.3 主动并购与被动并购绩效分析
4.6 结论解释与对策建议
4.6.1 结论解释
4.6.2 对策建议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04344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国内控制权转移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本文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驱动因素分析
2.1 经营协同效应
2.1.1 生产协同效应
2.1.2 营销协同效应
2.2 管理协同效应
2.3 财务协同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1 财务综合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3.1.2 绩效驱动指标体系设计
3.2 综合评价函数的理论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4.3.1 数据初始处理
4.3.2 因子分析的适当性检验
4.3.3 综合评价函数的求解
4.3.4 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4.4 总体样本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
4.5 分类样本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
4.5.1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绩效分析
4.5.2 ST与非ST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4.5.3 主动并购与被动并购绩效分析
4.6 结论解释与对策建议
4.6.1 结论解释
4.6.2 对策建议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04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0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