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特批上市公司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6:31

  本文关键词:特批上市公司效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特批上市 政府干预 成长性 资金使用效率 股东回报 社会责任


【摘要】:相对于国外证券市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公司上市特别是主板上市有着严格标准,最基本条件是成立满三年且持续盈利。然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却有一批企业不满足成立满三年的基本标准却得到监管机构的特批而上市。对于特批上市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财经界和学术界均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上市公司成长性、上市后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股东回报、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研究特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效率,分析特批上市制度存在的合理与否。文章首先对政府干预理论及其上市公司运行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运行实证分析法对特批上市公司IP0后的实际运行效率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特批上市公司IPO时业绩差于普通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后的成长性高于后者;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特批上市公司明显低于普通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方面,特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资本利得收益却没有明显的优势;特批上市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其在履行员工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以及客户责任方面较积极,而履行股东责任较消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特批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效率相对普通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特批上市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特批上市 政府干预 成长性 资金使用效率 股东回报 社会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4-15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15
  • 1.2 相关概念界定15-16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6-17
  • 1.4 研究方法17-18
  • 1.5 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9-29
  • 2.1 政府干预相关理论及相关文献19-22
  • 2.1.1 政府干预19-20
  • 2.1.2 政府失灵20-22
  • 2.2 上市公司效率研究综述22-29
  • 2.2.1 上市公司成长性22-23
  • 2.2.2 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23-25
  • 2.2.3 上市企业股东回报25-26
  • 2.2.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26-29
  • 第三章 特批上市公司成长性和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29-37
  • 3.1 研究假设29-30
  • 3.2 主要操作变量30-32
  • 3.2.1 成长性的衡量30-31
  • 3.2.2 资金使用效率的衡量31-32
  • 3.3 实证模型32-33
  • 3.4 研究样本和资料来源33
  •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33-37
  • 3.5.1 特批上市公司基本统计特征33
  • 3.5.2 特批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33-35
  • 3.5.3 特批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分析35-37
  • 第四章 特批上市公司股东回报分析37-40
  • 4.1 特批上市公司股东获取股利情况分析37-38
  • 4.2 特批上市公司股东获取资本利得情况分析38-40
  • 第五章 特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分析40-48
  • 5.1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40-41
  • 5.2 特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分析41-46
  • 5.2.1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和研究指标设计41-43
  • 5.2.2 特批上市公司和普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指数评价43-44
  • 5.2.3 特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分类披露指数评价44-46
  • 5.3 特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分析46-48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局限48-50
  • 6.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8-49
  • 6.1.1 研究结论48-49
  • 6.1.2 政策与建议49
  • 6.2 本文局限和不足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燕;;关于公司成长性研究的综述[J];价值工程;2009年12期

2 徐经长;王胜海;;核心高管特征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3 李角奇;;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经济纵横;2011年10期

4 谢晓燕;陈姗姗;;财务信息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以内蒙古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3年05期

5 倪筱楠;王沈桥;;系统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发展测度评价探讨[J];企业经济;2013年08期

6 ;宝新能源:公司业绩持续向好[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34期

7 惠恩才;关于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4期

8 王建文;何雪婷;;控股股东累计净减持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4年02期

9 张皓;;新疆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4期

10 薛玉莲;河南省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分析[J];中州审计;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军;;股利政策、公司成长性和资源配置:基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章卫东;张洪辉;邹斌;孙一凡;;政府干预、大股东资产注入:支持抑或掏空[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蒋义宏;陈辉发;;年报预约披露情况研究——来自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刘婷;;负债制度阈值对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廷求;初建学;陈德球;;完善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自主还是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自查报告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刘仕煜;王福胜;;再探公司治理及其评价:成本收益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章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沪深股市A股经验数据[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震;张鸣;;高管人员报酬与业绩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对两类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辉;龚丽;;IT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臣 孙斌;中小板公司成长性总体下降[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民族证券 刘佳章;维稳有赖于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徐建民;从年报看上市公司成长性[N];证券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彭友;逾两成业绩下滑 拟上市公司成长性堪忧[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叶晓彤;投资成长公司是规避风险的好方法[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王健杰;上市公司成长性之行业篇[N];北京商报;2007年

7 华泰证券研究所;117家公司连续9季业绩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蒋家华;首先应知所买股票公司是做什么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应尤佳;海参价格上涨增强相关公司底气[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张媛媛 胡学文;1401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报[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新;大股东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邓建平;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与效率[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金球;公司治理溢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阳浙江;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模式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6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7 肖华芳;公司治理对自愿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潘鸿;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曾江洪;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霞如;银行持股与公司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姚美玲;WF公司对LY公司资产收购的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朝;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源;基于代理冲突视角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刘琼;公司成长性对高管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祝艺;特批上市公司效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润秀;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鲁潇;中部六省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9 李佳;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童梦雅;中国上市公司捐赠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8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58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