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8:31

  本文关键词: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权结构 信息透明度 股票特质波动率


【摘要】:股票价格波动主要受噪声的推动.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将降低股票特质波动率.本文基于中国股票A股市场中的股票特质波动率,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和股东之间力量差异的降低,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2)机构投资者的加入,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环境,提高证券分析师预测行为的有效性,减少股票价格波动中的噪声成分.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
【关键词】股权结构 信息透明度 股票特质波动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4ZDA020) 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4YJA7900) 广州软科学课题资助项目(02-04) 广东软科学资助项目(2013B070206025) 广东社科基金资助项目(GD10CYJ01)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i引言上市公司与处于相对信息劣势的投资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为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谋取私有利益,具体表现为刻意隐瞒或推迟重大信息披露的披露,甚至篡改信息或捏造虚假信息[1].在集中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中存在两重委托代理,一层是股东与经理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融,金雪军,马国旗;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2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3 朱宝宪,王怡凯;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4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6 郭杰;洪洁瑛;;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7 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8 朱红军;何贤杰;陶林;;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9 侯宇;叶冬艳;;机构投资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场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10 杨墨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曹凤岐,杨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九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瑛;汪艳艳;;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动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4 侯琰霖;;网络空间证券信息内涵的计量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6 吴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8 林利英,吴宜勇,李来儿;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现状及展望[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9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10 罗钢;何俊;;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协议转让中的壳收购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葳;郭鹏;;黑龙江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言;;中小投资者保护、“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道日娜;;奶站治理与奶源供应链系统改进——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骆祚炎;;代理冲突、股权流动障碍与公司并购绩效——来自2000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检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董直庆;王林辉;;相容委托和最优委托权安排:论我国国企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嵇尚洲;;国有上市股份公司董事会建设的困境[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大股东实际控制度的评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赖建清;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现状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彤缨;郑军勇;;董事会特征与资本结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汤胜;;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宇凌;中国A股市场应计错误定价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欢;中小板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谢小勇;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任纪霞;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许荔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建波;剩余收益模型的改进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妍伶;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谈紫兰;IPO盈利预测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危文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婕,叶正祥;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证券市场的稳定[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2 武少晖,杨秀苔;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唐俊,宋逢明;证券咨询机构选股建议的预测能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庄序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6期

5 王铮;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6 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7 冯根福,闫冰;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8 张艳;;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9 于李胜;王艳艳;;信息不确定性与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PEAD)——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10 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麟;;浅析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低的原因[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1期

2 陈继初;;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08年34期

3 周敏;;论会计信息透明度:思考与启示[J];现代商业;2008年24期

4 李海凤;;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初探[J];商;2013年23期

5 孙琼;马骁;肖思奎;;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新会计准则研究[J];山东文学;2009年S2期

6 左志民,唐予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若干对策[J];上海会计;2003年05期

7 杨克泉,吕立伟,吉昱华;会计信息透明度动态与静态分析模式[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7期

8 赫香玲;;谈谈会计信息透明度[J];经济论坛;2006年17期

9 孔宁宁;;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六层次评价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06年31期

10 饶萍;;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内江科技;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晓苏;吴锡皓;;稳健性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饶茜;廖芳丽;刘斌;;政治关联、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全;增强预算信息透明度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2 李文玲 杨俊峰 何敬;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研究[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3 袁书献;会计信息透明度刍议[N];财会信报;2008年

4 牟龄;银行排名:收益能力和信息透明度很重要[N];金融时报;2008年

5 记者  柴明雄;提高信息透明度成证券期货监管重点[N];杭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萌 王研 周强;“PX”建还是不建,信息透明度须增加[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文风;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 最大限度维护市场“三公”[N];证券日报;2010年

8 吴志斌;治理,让公司信息更透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 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李翔;信息透明度之争[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邓聿文;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能让别人“掌控”[N];中国贸易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世阔;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丽;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改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涂艳;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左志民;会计信息透明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张晓慧;我国信息透明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卢茂鹏;制度环境、股权特征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越;基金会内部治理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7 陈林荣;论会计信息透明度[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董菊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梦雅;信息透明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何卓静;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56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