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风险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企业IPO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7:31

  本文关键词:风险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企业IPO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业板 IPO效应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持股比例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驱动下,我国的创新型企业有了显著发展。但是,我国创新型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补贴杯水车薪,效率低下,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银行贷款程序繁琐,审批困难,且金额有限,存在财务风险,这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风险投资的产生。风险投资与创新型企业在诸多方面的匹配性推动了双方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创业板的诞生,一方面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条更好的退出途径。风险投资与创业板企业在上市动机上的契合导致了它们在上市这一行为上的关联性。 自1994年学者Jain B. A.和Kini O.研究发现企业业绩在上市后显著下降并提出IPO效应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对此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国内外资本市场均存在IPO效应,但是由于我国创业板建立时间尚短,故针对我国创业板IPO效应的研究鲜见且不够深入。考虑到风险投资与创业板企业在上市这一行为上关联紧密,本文在验证了IPO效应在我国创业板的存在性之后,重点研究了风险投资的参与及其属性对创业板企业IPO效应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2009-2011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281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总体样本按照有无风险投资参与分为研究样本和对照样本,选取了八个财务指标,用其变动率表示IPO效应程度。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创业板企业的IPO效应存在率逐年上升,且IPO效应程度逐年增大;其次,,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出IPO效应在创业板是普遍存在的,结合回归分析得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对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表示的IPO效应程度有显著的加强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组回归分析得出风险投资的地理亲近性和国资背景对IPO效应有显著的加强作用,良好的声誉、5%-20%范围内的风险持股比例和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对IPO效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联合投资和退出时机对IPO效应无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创业板企业自身建设、风险投资体系和创业板运行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多方努力来缓解创业板企业的IPO效应。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财务指标均值的变动率来表示IPO效应程度,回归结果解释程度越高;本文按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大小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回归,得出不同风险持股比例下风险投资的不同属性对IPO效应的影响,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实用性。但由于样本量有限,未考虑非财务因素以及控制变量的局限性,该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业板 IPO效应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持股比例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本文的创新点12-15
  • 2 文献综述15-23
  • 2.1 国外相关文献15-17
  • 2.2 国内相关文献17-20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总结20-23
  • 3 理论基础23-29
  • 3.1 概念界定23-25
  • 3.1.1 风险投资23-24
  • 3.1.2 IPO效应24-25
  • 3.2 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25-26
  • 3.2.1 认证监督理论25-26
  • 3.2.2 逐名效应/逆向选择理论26
  • 3.3 IPO效应的相关理论26-28
  • 3.3.1 盈余管理理论26-27
  • 3.3.2 机会窗口理论27
  • 3.3.3 委托代理理论27-28
  • 3.4 理论基础在研究中的借鉴意义28-29
  • 4 研究设计29-41
  • 4.1 研究假设29-33
  • 4.1.1 风险投资的参与与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的关系29
  • 4.1.2 风险投资的具体属性与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的关系29-33
  • 4.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33
  • 4.3 变量选择33-38
  • 4.3.1 被解释变量33-36
  • 4.3.2 解释变量36-37
  • 4.3.3 控制变量37-38
  • 4.4 比较研究设计38-39
  • 4.5 回归模型设计39-41
  • 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41-73
  • 5.1 描述性统计41-54
  • 5.1.1 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企业中的基本情况41-43
  • 5.1.2 创业板企业的业绩变动情况43-54
  • 5.2 显著性检验54-63
  • 5.2.1 创业板 IPO效应的存在性检验55-59
  • 5.2.2 风险投资对 IPO效应影响的显著性检验59-63
  • 5.3 回归分析63-73
  • 5.3.1 风险投资的参与对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影响的回归分析64-66
  • 5.3.2 风险投资的属性对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影响的回归分析66-73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3-79
  • 6.1 研究结论73-74
  • 6.2 建议措施74-76
  • 6.2.1 加强我国创业板企业自身建设74-75
  • 6.2.2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体系75-76
  • 6.2.3 改进我国创业板运行机制76
  • 6.3 本文局限性及展望76-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93
  • 致谢93-9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工孟;;风险投资与创新经济发展[J];安徽科技;2008年12期

2 黄碧;;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20期

3 朱七光,程心;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孔爱国,王淑庆;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徐晋,万晓玲;香港创业板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6 许娜;支持创新者创业 帮助投资人投机——成思危副委员长风险投资访谈录[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3期

7 陈见丽;;风投介入、风投声誉与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J];财贸经济;2012年06期

8 储安全;;公司治理因素对上市公司IPO效应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35期

9 隋薇薇;;以国有资本为投资主体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10 束景虹;;机会窗口、逆向选择成本与股权融资偏好[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60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60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