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中国与亚洲地区股市联动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中国与亚洲地区股市联动性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及亚洲地区股市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进行汇率改革后,中国与亚洲地区间股市的相关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进行汇率改革前,中国与亚洲地区股市可以提出三个公因子,中国由第二个公因子进行解释;汇改以后提取两个公因子,中国与中国香港共同由第二个公因子进行解释。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亚洲各个国家或地区间的股市相关性开始增强。研究结果也对投资者如何分散风险有着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亚洲股市 收益率 相关系数 因子分析
【分类号】:F831.51
【正文快照】: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个地区的股市联动性不断增强,因此研究股市的联动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股市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股市联动性的研究,探索亚洲地区股市间的变化规律,对于促进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毅;桂鹏;;亚太地区股票市场的联动程度——基于次级贷冲击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2 李宁;李罡;;中国股市与亚太经济圈五国股市联动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12期
3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新;许婷婷;;中美股市的联动分析[J];对外经贸;2012年06期
2 崔继刚;;A+H银行股的股价联动性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2年01期
3 杨秀刚;黄玉龙;;突发公共事件中金融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协整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4 周云帆;;东亚地区主要股票市场联动效应的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前后样本的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5 秦伟广;杨瑞成;;我国股票市场指数与国际股票市场主要指数的联动性研究——基于协整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6 杨雪莱;张宏志;;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因素与中美股市联动[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7 左浩苗;刘振涛;曾海为;;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溢出和信息传导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4期
8 刘阳;高惠;;国别股市长期联动的影响因子剖析——以中美股市为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蒋_g;裴平;;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动态相关性——基于2007~2010年样本的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10 费兆奇;;中美股市联动的经济基础和传染现象[J];金融评论;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金国;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非参数与半参数建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雄强;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邸俊鹏;分位数回归的贝叶斯估计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王雁庆;离岸市场对货币发行国金融体系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3年
6 高猛;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联动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彭莉;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8 李海峰;亚太地区股市联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谢晓闻;中国金融市场联动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金全;崔畅;;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2 邹功达,陈浪南;中国A股与B股的市场分割性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3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4 韩非;肖辉;;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5 王聪;张铁强;;经济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冲击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6 贾颖;杨天化;;“次贷危机”下发达国家和地区股票指数的惯性效应与反转效应——以美国、日本、欧洲、香港为例[J];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曲坤;林美艳;;因子分析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姜飞;文毅荣;;基于因子分析的汽车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3 郭志博;徐晓明;金浩;薛明华;;河北11个省辖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冯秀荣;王斌;;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因子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5 吴碧英;吴晓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再就业行为研究[J];东南学术;2008年02期
6 熊延忠;孙涛;;江苏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因子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6期
7 李治国;王钰茹;;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7期
8 王超;张萌萌;;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17地市的因子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年SC期
9 姜冰;;基于因子分析的畜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10 常琦;;基于因子分析的邮政投递员满意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志敏;;个股投资价值识别的因子分析法应用[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四海;;影响广州高校研究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子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余金生;李裕伟;;地质因子分析基本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4 温红梅;韩晓翠;;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房地产业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双旭;江用文;周炎花;;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价[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6 杨万才;;我国电讯业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沈玉晗;乔磊;姚晨;;基于均值-风险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的积极投资组合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林军;周红;吕凤兰;胡俊杰;张鑫;;因子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快速筛选高危害化学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樊玮;贾丹华;;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农村信息化现状的实证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大摩量化配置拟任基金经理 张靖;运用多项因子分析行业投资价值[N];上海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慧;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春忠;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因子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2 任福匀;因子分析法在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投资价值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3 孙星;因子分析法在江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陈弘;基于因子分析对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霞;基于因子分析的心算脑电图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泽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汽车行业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曹光;山东省金融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8 顾敏;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谢思龙;福建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因子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徐振灵;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银行绩效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7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65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