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期股指市场价格引导功能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中美市场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06:38

  本文关键词:期股指市场价格引导功能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中美市场的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美市场 价格引导 领先-滞后 非对称性


【摘要】:股指期货与现货行情究竟存在何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不同市场上是否具有一致性?长期以来学界对此莫衷一是。本文根据双方价格指数走势选取两段趋势不同的样本期,分别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展开研究,深入探讨股指期货价格指数与现货大盘指数之间的互动机理。研究发现,期股指市场价格引导关系在中美市场存在非一致性现象:在中国市场上涨和下跌阶段存在非对称性,而在美国市场上涨与下跌是基本对称的。鉴于中国期股指市场交易机制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现象,金融监管当局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快落实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股票市场T+0交易规则、丰富双向交易机制等。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玄武支行;
【关键词】中美市场 价格引导 领先-滞后 非对称性
【分类号】:F724.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06年10月以来,A股市场大盘蓝筹股行情全面启动。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16日创历史最高点位6124.04点,沪深300指数于2007年10月17日创历史最高点位5891.72点。中国A股市场一路上扬,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急牛行情。彼时,证监会开始筹划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业界和市场就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谈儒勇;盛美娜;;股指期货会影响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吗——基于沪深300期货合约的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0期

2 傅传锐;;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发现分析——基于频带分解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3 赵征宏;关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结构优化的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06期

4 华仁海;刘庆富;;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能力探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5 方匡南;蔡振忠;;我国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统计研究;2012年05期

6 王宇;;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26期

7 李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莹;刘洪武;;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王刚;;基于仿真交易的股指期货定价效果研究[J];财经科学;2007年08期

3 刘庆富;黄波;方磊;;中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4 孙茂辉;王忆江;;股指期货前后15分钟走势对上证指数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2年03期

5 曲红涛;庄新田;苏艳丽;关杰;;商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6 刘庆富;华仁海;;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日内信息结构研究——基于交易和非交易时段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张雪莹;岳国明;;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市场价格间关系:基于高频数据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8 彭永兴;王明国;;VaR在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2年20期

9 谢军;杨春鹏;闫伟;;高频环境下股指期货市场情绪冲击效应[J];系统工程;2012年09期

10 刘飞;吴卫锋;王开科;;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功能测算——基于5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军;情绪投资组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梁忠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赵莹;关于中国股指期货的相关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袁朝阳;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时变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乔高秀;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定价偏差及波动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顾京;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实证研究与优化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添勇;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变动影响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平;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睿;股指期货与市场波动[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雪;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沛沛;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董红岩;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严宇欣;基于VaR-GARCH模型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测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鲁宝琴;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陈力;基于协整模型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张征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胡鹏飞;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价格发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2 刘凤根;王晓芳;;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3 陈晓杰;;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价格风险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8期

4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5 刘增学;;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06期

6 黄永兴;徐鹏;;股指期货对股票指数波动性的影响——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计量检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玉生;杨继;;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8 罗洎;王莹;;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9 方先明;;中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吗?[J];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10 杨之曙,李子奈;上海股市日内流动性——深度变化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珍;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振荣;非对称稳定性假设的检验[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6期

2 雨门;;如何改变“嫁接式竞争”的非对称性[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3 李正豪;;重组需要什么样的非对称监管[J];通信世界;2008年20期

4 刘家鹏;苏涛;;中国股市非对称性收益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3期

5 梅林海;朱莹莹;;价格非对称性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6期

6 于爱芝;郑少华;;我国猪肉产业链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9期

7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J];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13年00期

8 崔晓燕;赵燕妮;;试论马柯威茨有效边界单目标判断依据的非对称性[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9 周宏山;冀云;;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在中国股市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4期

10 胡家喜;李春萍;郝会兵;;非对称损失函数正态分布总体的参数设计[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郝志峰;曹庆杰;;非对称非线性支撑振子的复杂动力学[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5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马如宝;刘宗华;;时间延迟和非对称对耦合振子嵌入态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红星邋谢平文 赵荣春;非对称作战中的非对称因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朱磊 石红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谋略运用中注重形成“非对称性”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罡;非对称:蕴藏战法创新奥秘[N];解放军报;2013年

4 张,

本文编号:751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751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