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2:22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信息披露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重污染行业


【摘要】: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应对气候变化己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二氧化碳的排量己达到世界第一,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碳信息披露情况,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呢,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也鲜有学者对如何评价碳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针对碳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显著性、量化性和时间性碳信息披露质量维度,并设计了低碳战略、碳减排管理与碳减排核算等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以162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2010-2013年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为碳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计算得到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值,以此来评价碳信息披露质量,为碳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也为监管机构提供碳信息披露监督依据。本文的研宄表明:(1)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整体上较高,且在2010—2013年四年间逐步提高并保持上升的趋势;(2)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在低碳战略、碳减排管理和碳减排核算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显著性的披露质量高于量化性和时间性的披露质量;(3)从分行业的情况来看,不同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行业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同,且披露内容、披露方式都存在区别;(4)我国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比例较高且近四年有显著提高,部分行业披露碳信息的比例己经达到100%。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重污染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6;X19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9-10
  • 1.1.3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6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6-20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3.3 技术路线17-19
  • 1.3.4 本文的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20-29
  • 2.1 碳信息披露的产生与发展20-22
  • 2.1.1 基本概念的界定20-21
  • 2.1.2 碳信息披露的产生与发展21-22
  • 2.2 碳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22-25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22
  • 2.2.2 社会责任理论22-23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23-24
  • 2.2.4 自主报告论24-25
  • 2.3 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25-26
  • 2.4 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简述26-29
  • 2.4.1 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26
  • 2.4.2 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内容与标准26-27
  • 2.4.3 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27-29
  • 第三章 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9-36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依据29
  •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9
  • 3.3 具体指标的选择29-31
  • 3.3.1 第一层指标29-30
  • 3.3.2 第二层指标30
  • 3.3.3 评价指标体系30-31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1-33
  • 3.4.1 第一层指标权重的确定31-32
  • 3.4.2 第二层指标权重的确定32-33
  • 3.5 评价指标的量化33-34
  • 3.6 碳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模型34-36
  • 第四章 碳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36-44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6-37
  • 4.1.1 样本选取36
  • 4.1.2 数据来源36-37
  • 4.2 评价结果分析37-44
  • 4.2.1 碳信息披露数量分布特征37
  • 4.2.2 碳信息披露质量维度评价37-38
  • 4.2.3 碳信息披露质量层次评价38-39
  • 4.2.4 碳信息披露质量指标分析39-42
  • 4.2.5 碳信息披露质量行业评价42-44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4-47
  • 5.1 研究结论44
  • 5.2 政策性建议44-46
  •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附件53-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建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2 汤亚莉;陈自力;刘星;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3 李永臣,戴立新;企业环境会计实务框架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5年01期

4 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6期

5 刘茂平;;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以广东上市公司为例[J];岭南学刊;2012年02期

6 潘妙丽;刘源;陈峥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来自环境“污染门”及配对公司的实证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7 王仲兵;靳晓超;;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8 张巧良;宋文博;谭婧;;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汪韬;;碳排放,谁的秘密?——中国百家上市企业碳信息公开现状披露[J];资源再生;2011年12期

10 耿建新,刘长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审计研究;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843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843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