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整体装配式预应力板柱节点摩擦性能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7:24

  本文关键词:整体装配式预应力板柱节点摩擦性能的试验研究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整体装配式 板柱节点 摩擦性能 预应力 外加剂


【摘要】:通过对6个整体装配式预应力板柱结构节点试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板柱节点灌缝的胶结材料(如细石混凝土)强度、预应力大小、外加剂等因素对板柱节点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板柱节点处存在细石混凝土胶结材料与否时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板柱节点处灌缝细石混凝土会显著提高节点摩擦性能,与不灌缝的节点试件相比,摩擦性能提高幅度在35%以上.细石混凝土的强度、施加预应力大小、外加剂种类也会不同程度影响节点的摩擦性能.当细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由30 MPa增加到40 MPa时,界面摩擦性能提高约9.8%.预应力从300kN增大到450kN时,节点界面摩擦性能提高约55.1%,膨胀剂添加后对节点界面摩擦性能也有提高作用,但是幅度很小.
[Abstract]: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6 nodes of the integral assembled prestressed slab column structure specimen, analysis of slab column connections with cementing material joints (such as fine stone concrete strength), prestressed size, 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slab column connection interface,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late column joints of cement fine stone concrete or no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ure of fine stone concret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de was plate column joints, with no seam filling joints than friction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by more than 35%. Fine stone concrete strength, prestressed size, types of additives will influence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node. When the fine stone concrete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30 MPa to 40 MPa, the interface friction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by about 9.8%. prestress increases from 300kN to 450kN,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de interface is increased by about 55.1%, expansion After adding the agent, the friction properties of the interface are also improved, but the amplitude is very small.

【作者单位】: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88)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SKLCRSM14KFB05)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942)~~
【分类号】:TU378
【正文快照】: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起源于前南斯拉夫,简称IMS体系,它无梁无柱帽,以预制的板和柱作为基本构件,在层间施加双向预应力,使板和柱紧密贴合在一起,通过板柱界面间的摩擦力来提供竖向支撑力[1].唐山地震以后,该结构体系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陆续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以北京中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忠民;李爱群;;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赵宪忠;闫澍;陈龙中;陈以一;童乐为;范重;;国家体育场桁架柱外柱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2期

3 许清风,蒋永生,梁书亭,王安华;板柱节点的破坏形式及改进方法[J];建筑科学;1999年06期

4 许清风,蒋永生,王孔藩,穆保岗;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板柱节点的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5 王四江;朱珊;;板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薛伟辰,刘文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圆柱节点抗震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张之雁;不同强度板柱节点混凝土有效强度的计算方法[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03期

8 常鸿飞,夏军武,吴渭,王迪,沈杰;钢框架树状柱节点整体设计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5年03期

9 周贤文;;不同强度板柱节点混凝土有效强度计算方法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秀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加腋梁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颖智;周锋;童乐为;申屠团兵;陈永兵;;铸钢圆管混凝土分叉柱节点性能数值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增春;南建林;;预应力板柱节点抗冲切强度研究[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湘峗;孙飞飞;顾祥林;;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分析模型[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4 马云昌;吕西林;;钢筋砼板柱节点的抗冲切及抗弯强度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吴健秋;韩凤霞;王志军;;基于OpenSees的超级梁—柱节点单元的适用性和定参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秀丽;蔡建辉;;变电站人字形柱节点有限元分析及改进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施龙杰;陈宏;石永久;王元清;;钢结构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蔡健;黄泰,

本文编号:1386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86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