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源热泵砂淤层阻塞试验系统研究
本文选题:地下水源热泵 切入点:砂层阻塞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该观测系统采取透射式观测方案,可以实时、直接地观测砂层渗流的变化和阻塞物的空间时间变化;系统采用双向水流驱动,可以模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和回扬的渗流条件;本试验系统可以同时模拟地下水砂层中颗粒、气泡和微生物运移并阻塞孔隙水流的过程以及其耦合作用,可为进一步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如采用水回灌、环境安全评估等提供必须的实验基础。最后通过对砂砾和玻璃珠颗粒作对比性试验,从试验结果得出试验系统在研究砂层淤堵机理上是成功的。
[Abstract]:A sandbed blocking simulation test system based on the study of blocking mechanism of ground 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s proposed. The observation system adopts transmission observation scheme, which can directly observe the change of sand layer seepage flow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of blocking material in real time. The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seepage condition of the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by using bidirectional flow drive, and the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particles in the groundwater sand layer simultaneously. The process by which bubbles and microorganisms migrate and block pore water flows and their coupling can be used to further solve specific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use of water recharge,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and so on provide the necessary experimental basis.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test of sand gravel and glass bea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est system is successful in studying the silting mechanism of sand bed.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委(2014M560502) 安徽省博士后基金(2014B01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KJ2016A830) 基金委面上项目(41272272)
【分类号】:TU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东;万育生;;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现状和监管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09年21期
2 韩志峰;;地下水源热泵的设计及应用[J];河南科技;2010年03期
3 宋晓阳;朱志刚;韩涛;孟秀霞;;安阳市发展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0期
4 叶芳;曹彬;王维平;;潍坊市区地下水源热泵供热潜能分析及工程管理[J];地下水;2011年05期
5 关超;;地下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6 周浩;马宇;王维志;王淑伟;;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现状及管理措施[J];地下水;2012年04期
7 徐伟;王贵玲;邹瑜;孙宗宇;李骥;;中国地下水源热泵技术适宜性研究[J];建筑科学;2012年10期
8 梁川;苏春利;谢先军;朱明占;;南宁市地下水源热泵的水质适宜性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3期
9 曲云霞,张林华,方肇洪,李安桂;地下水源热泵及其设计方法[J];可再生能源;2002年06期
10 倪龙,封家平,马最良;地下水源热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现国;;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现状研究及前景展望[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2 王现国;葛雁;吴东民;;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运行期间水热变化特征模拟分析[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3 罗新梅;蒋丹凤;;地下水源热泵在江西地区的工程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周建伟;谢先明;周爱国;徐照彪;;武汉市地下水源热泵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一集)[C];2007年
5 周建伟;谢先明;周爱国;徐照彪;;武汉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A];第二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霓;李其军;王理许;孟庆义;;北京市地下水源热泵空调项目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晏可奇;王宏;;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问题分析[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2008年
8 王贵玲;刘云;蔺文静;李元杰;师永霞;;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应用适宜性评价[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2008年
9 傅允准;林豹;曹国海;;深井泵变频技术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10 周建伟;杨涛;谢先明;;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运行合理性模拟与分析——以武汉市美术馆工程为例[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志国;推广地下水源热泵技术须因地制宜[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张志国 通讯员 杨宗明;“地下水源热泵取水与回灌技术”难题破解[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地下水循环:环生新能源[N];本溪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楠;长春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评价及地下水源热泵采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周浩;地下水源热泵影响下的沈阳城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彬;潍坊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影响及适宜性分区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2 张云龙;高速公路沿线房建设施利用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车巧慧;地下水动力学条件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约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贺文晟;螺杆式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高原河谷地区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徐红霞;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诱发裂隙岩溶水水质变异的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陆海田;利辛某地下水源热泵诱发松散孔隙水水质变异的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浩;单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璇璇;地下水源热泵THMC耦合模型建立及其演化规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张一凡;地下水源热泵项目应用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陈阳;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地下水源热泵适应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9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59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