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安街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00:22
本文选题:长安街空间 + 空间特征 ; 参考:《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北京旧城部分的长安街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长安街和长安街周边区域的空间。本文将长安街空间划分为三类进行讨论,分别是:街道空间、街区与建筑空间、人文景观空间。同时以1949年10月为划分历史与现代长安街的时间节点。首先从长安街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包括长安街的空间演变、历史事件和影响其演变的因素等,从这些因素中归纳和总结得出长安街空间演变的特点。特点有三:一是,长安街是北京旧城的骨架;二是,长安街是空间历史叠压的结果;三是,长安街是国家形象的代表。以这三个演变特点形成城市街道空间、历史演变空间和国家形象空间三个研究视角。三、四、五章分别从以上三个视角对长安街的街道空间、街区与建筑空间和人文景观空间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三章讨论在城市视角下的长安街作为北京旧城骨架的空间,分析与研究长安街作为城市街道的空间形态以及作为北京城中与中轴线构成的十字轴的同构特征,同时提出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是北京城市人文景观的二元式中心的观点。第四章讨论在历史演变视角下,作为历史空间叠压产物的长安街街道和街区空间与历史空间的关系,以及历史空间在现代长安街的形态及特征。同时,本章提出长安街的街区与建筑空间是从历史空间经过复合变化而来,历史建筑中特有的建筑空间对尊卑关系表现,也有所体现在长安街中。第五章是讨论在形象视角下的长安街空间和国家形象的联系,以及长安街的空间对国家形象的表达。分别从街道空间和街区与建筑空间中分析空间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并总结街道和建筑空间对国家形象表达的方式和特点。最后总结长安街空间是在历史、政治因素下,根据其作为城市主要空间、历史延续空间和国家形象空间三种演变特征发展而来,并且具有融古贯今的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ce of Chang ' an Street and the spac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pace of the national imag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 street space , block and building space and human landscape space .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ce and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ang ' an Street as the historical space and the space of the national image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莲;丁沃沃;;沿街建筑立面标识与街道空间特征[J];建筑学报;2015年02期
2 赵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J];建筑创作;2014年Z1期
3 祝春霞;马晓燕;;基于功能影响的天安门广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年11期
4 郑s,
本文编号:1871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7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