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的震害表明,填充墙平面外的破坏而失稳倒塌的现象突出,给建筑物内人员与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阻尼填充墙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减震墙,其平面内方向具有优越的减震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填充墙的常见震害问题。由于阻尼填充墙的构造独特,与普通填充墙有较大区别,对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分析不能简单套用普通填充墙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有限元精细化模拟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阻尼填充墙各主要组成构件的受力与变形特点、阻尼填充墙框架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工作过程与机制的分类、变形模式的类型、设计参数对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简化力学模型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课题组前期设计的普通填充墙与阻尼填充墙试验试件,设计了普通填充墙与阻尼填充墙两个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平面外单调静力加载,对比分析了普通填充墙与阻尼填充墙各构件的响应,研究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的变形模式、承载能力、刚度特性,总结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过程,揭示了阻尼填充墙的平面外工作机制,结果表明:1)平面外荷载作用下,阻尼填充墙出平面侧移量集中于中间两层阻尼层,从墙侧看阻尼填充墙形成区别于普通填充墙的“三折线”变形模式;2)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区别于普通填充墙双向拱承载机制,具体表现为:竖直方向为拱承载机制,水平方向为砌体单元与拉结筋协同工作的工作机制;3)混凝土框架作为砌体单元的边界约束,其顶梁受砌体单元抵紧的作用处于弯剪扭状态,梁柱节点区域进入塑性的程度较其他部位高,但整体上处于完好或轻微损伤的性能状态;4)拉结筋既加强了阻尼填充墙砌体单元-混凝土框架的相互接触作用,同时提高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的稳定性与安全储备;5)在平面外受力过程中,顶层、底层砌体单元与其相邻的混凝土框架梁之间的相对滑移现象显著降低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承载能力及其刚度。加强砌体单元与顶梁、底梁间的相互作用是保证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性能的关键。(2)针对不同砌体单元-混凝土框架接触界面的约束程度,设计了 20个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阻尼层剪切强度、柔性端填充物弹性模量对阻尼填充墙框架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对阻尼填充墙框架平面外工作过程、变形模式与工作机制进行分类与归纳。结果表明:1)阻尼填充墙的平面外工作机制可根据竖直向以及水平向拱承载机制的形成情况分为六种类型;可根据砌体单元-框架梁间的抵紧情况将出平面变形分为三种类型;2)阻尼填充墙的平面外变形模式只受砌体单元-框架梁间阻尼层剪切强度影响;阻尼填充墙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平面外承载机制无耦联效应;3)与提高柔性端填充物弹性模量相比,提高阻尼层剪切强度将更有效地提高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承载能力与平面外抗侧刚度。当采用低强度砂浆作为阻尼层时,建议采用抗压强度平均值大于1.2MPa的砂浆作为阻尼层。4)水平、竖直方向均形成拱承载机制,与拉结筋-砌体单元协同工作机制共同作用的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具有抵御9度罕遇地震的承载能力,柔性端建议采用M1.5砂浆或弹性模量≥1.5MPa的填充物进行填充。(3)基于阻尼层剪切强度μ0.2,柔性端填充物弹性模量E≥0.5MPa的阻尼填充墙模型,设计了 4组共20个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高厚比、拉结筋强度、轴压比对阻尼填充墙各构件的响应与阻尼填充墙框架的平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增加减轻了砌体单元进入塑性的程度,提高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承载能力与初始刚度,可较好地控制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变形,降低了峰值荷载后平面外荷载下降的速度,增加了大位移下阻尼填充墙保持承载力的能力;2)高厚比的增加减轻了砌体单元与混凝土框架进入塑性的程度,降低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承载能力与刚度,不利于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稳定性及安全,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阻尼填充墙砌体单元的厚度宜大于120mm; 3)各砌体单元内设置的通长拉结筋是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更高强度的拉结筋可降低峰值荷载后阻尼填充墙平面外荷载的下降速度,提高阻尼填充墙在大位移下保持承载力的能力,增加安全储备,设计时阻尼填充墙拉结筋建议采用屈服强度标准值大于300MPa,直径大于8mm的钢筋;4)轴压比的增加加强了混凝土框架对砌体单元的约束,提高了阻尼填充墙的承载能力与初始刚度,同时改变了混凝土框架自身的受力特点,减轻了混凝土框架底部梁柱节点进入塑性的程度。(4)对已有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揭示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的工作机理,建立了均布荷载作用下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的简化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均布荷载下仅考虑阻尼填充墙竖直向拱承载机而忽略水平向拱承载机制与拉结筋作用是偏于保守的;2)当阻尼填充墙的平面外工作机制为竖直方向拱承载机制,水平方向拱承载机制、拉结筋与砌体单元协同工作的机制时,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理稳定,与设计参数的变化、平面外荷载类型无关;3)平面外简化力学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可较好体现阻尼填充墙平面外的宏观力学性能,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章彦;邓雪松;童博;罗德章;周云;;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年02期
2 周云;郭阳照;廖奕发;杨冠男;;阻尼填充墙简化力学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3 杜晓霞;李振宝;陈东华;;面外荷载作用下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周晓洁;姜绪亮;续丹丹;宋金可;杨承昊;;柔性连接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5年01期
5 陆天佐;王曙光;杜东升;李威威;;外保温叠合填充墙板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5年04期
6 周晓洁;李忠献;续丹丹;姜绪亮;;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5年02期
7 陈晓;王曙光;刘伟庆;;柔性连接叠合填充墙板-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12期
8 孟庆利;;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平面内外地震作用效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5期
9 黄思凝;郭迅;孙得璋;孟庆利;;轻质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9期
10 周云;郭阳照;廖奕发;杨冠男;;带SBS层阻尼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明玉;框架结构填充墙抗平面外倒塌技术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5年
2 吴加珂;框—墙连接和砌块嵌固对填充墙平面外性能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志明;砌体结构墙体抗平面外及抗侧—抗压承载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Q麈,
本文编号:228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84399.html